动画片《黑猫警长》中有一集是关于母螳螂吃掉伴侣的,这种现象在昆虫界称为“性食同类”。大部分“性食同类”都是雌性吃掉雄性,螳螂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对于大多数种类的雄性螳螂来说,保命还是留下自己的后代是个类似“鱼和熊掌”的选择,但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跳羚螳螂却总想着兼得。为了活命,体形上呈劣势的雄性跳羚螳螂(螳螂普遍雌性大)通常会主动出击,趁雌性螳螂不备,展开偷袭,快速咬住对方的肚子完成交配。
偷袭的成功率取决于交配双方的体能和斗性。根据统计,大约有35%的雄性跳羚螳螂会因为偷袭失败被反杀,既丢了性命也没留下后代;而58%的获胜雄性跳羚螳螂中(还有7%左右不分胜负)也有一半左右会死于非命。总体算下来,雄性跳羚螳螂交配后的死亡率高达六成以上,但相比其他种类的雄性螳螂,它们活下来的比例已经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