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在野外的河边、池塘、农田等地方,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一种发光的小虫,这就是萤火虫。
萤火虫是鞘翅目昆虫。鞘翅目的“鞘”,指的是这类昆虫身体前部的两个角质化的翅膀。萤火虫属于鞘翅目的萤科,全世界已知的大约有2000种,除一些只在白天活动的种类外,绝大部分的腹部末端长有发光器,可以发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主要有吸引同伴、迷惑天敌、诱捕猎物等。和黄翅飞蝗泥蜂一样,萤火虫的幼虫也是肉食性动物,不同的是,它们可以自己捕猎。萤火虫幼虫的食物主要是包括蜗牛在内的陆生动物和水生软体动物。面对蜗牛这个有硬壳护体的猎物,萤火虫幼虫会爬到对方身上,将颚上的刺插入蜗牛壳的缝隙,从而将有麻醉作用的毒液注入蜗牛的肉体,使其瘫痪,再注入消化液,把蜗牛肉液化,就可以吸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