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贤好。
作为摄影指导,除了需要对色彩敏感,还要对环境敏感。摄影师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要能很快发现并且抓住这个环境的特质,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通过镜头把它完美地呈现出来。
图1-39 一组祥云小镇路口的照片
我想说的是,只要你对环境足够敏感,你就能发现所处环境的特别之处,即便周遭只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你也能敏锐地觉察到。
我住在祥云小镇的时候,总会在小区附近散步,日复一日。我也会用手机随手拍一些感兴趣的照片。我在那里住了三年,也拍了三年。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也会有不同的氛围。天空不同,人群的分布不同,光线不同,照片的感觉也不一样。这种拍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我观察景物细节变化的能力。
我们对于平时经常看到的景物,基本上就不会再特别留意了,也没有什么兴趣再去观察它。但是作为摄影专业人员,我们需要有一双不同于普通人的眼睛,要具有绝对的敏感度和独特的观察力。
图1-40 斑马油画原画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你应该熟悉这幅斑马油画,它就放在我床头对面的柜子上。有一天我看见夕阳从窗外投射进来,照在画布上,那效果简直绝了。它彻底改变了原来画面的视觉感受,三匹斑马就像是站在余晖中一样。
图1-41 夕阳中的斑马油画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同样的景物,在不同光线下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不要因为拍过了就失去新鲜感。
我再给你讲一个有意思的事。我有一个朋友,他如今常年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从事图片拍摄工作。1986年的时候,他还是一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摄影专业的学生,当时纽约摄影学院菲尔·南达士教授到他们学校讲课,其中的一项训练被学生们称为“魔鬼训练”。那个时候还是玩胶卷的年代,训练的内容就是让新闻摄影专业的学生每天早晨醒来不要下床,在床上先拍完一卷135胶片,共计36张,然后冲洗出来交作业,最后还要进行全班评比。
让所有人更为崩溃的是,这项训练要持续30天。我都能想象到他们每个人一大清早醒来的状态——躺在床上挖空心思地想,今天还有什么能拍摄的?30天啊!每天36张,一共1080张照片。我的这位朋友说,很多同学连自己的手指甲、脚指甲都拍遍了。
然而,这样的魔鬼训练,你知道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就在去年,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开会,午饭后休息了片刻,当大家纷纷再次进入会议室的时候,他对刚进来的一位女教师说:“苗苗,你给头发打了发胶?”苗苗看着他惊讶地说:“天哪,这你都看得出来?”苗苗不无震惊地说:“我中午回到房间躺了一会儿,起来的时候看见头发乱了,就用发胶整理了一下,就用了一点,居然都被你看出来了。”
看到了吗?通过这个细节,我发现经过“魔鬼训练”的人,他的观察能力是多么敏锐、多么强大!这就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眼光,这就是洞察力。
长期的日常训练完全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习惯。我们在自己居住的环境里,拍下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光效和每一种变化,这本身也是一种训练和自我提升的过程——直到你的眼睛对环境的微妙变化极为敏感,洞察环境成为你的职业本能。
对于学习摄影的人,尤其是对专业摄影师而言,居所就是最好的拍摄场地。你不断地在这个环境里拍摄,不断地尝试新的角度,不断地尝试不一样的光线,不断地发现不一样的细节,最终在你的地盘上,你可以拍出比别人好得多的照片。这就是提高自己水平的一种办法。
有意识地对拍摄能力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也包括训练我们对环境的概括能力。训练对环境的概括能力,就是把纷杂的细节在拍摄的过程中“整体化”。
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多细节是我们喜欢看的,也有很多细节是杂乱的、我们不愿意看的。比如当我们去观察一条大街时,我们会被某一时间特定光线下的街道感动,但是尝试换一个时间再以同样的角度观察,肯定会发现同样的街道在不同光线下相差很大,以至于原来吸引我们的那种感觉一点也没有了。
这就是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的变化。关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弄清楚某种景物在怎样的光线下能产生怎样诱人的视觉效果。光线帮助我们做了概括,把纷乱的、不必要的细节处理在了一个整体关系中。
图1-42 黄昏中的小镇
比如上面这张照片,假设在相同的位置,正午时分来拍摄照片,相信我们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当画面中的所有细节都十分清楚地凸显出来,失去了阴影的覆盖和块状感时,画面就会变得凌乱而松散。所以,如果可以驾驭不同拍摄条件来实现对画面细节的概括或者说处理,你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摄影师了。
与概括能力相对应的是提炼能力。所谓提炼能力,就是在纷乱的细节中抓住并突出你想要的局部。对摄影师而言,这一能力同样是重要的。这需要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发现感兴趣的细节,并把它放在画面最有效的位置上加以突出、强调。
祥云小镇的南区有两个兔子雕塑,我经常路过,平时也没觉得它们有什么可拍之处。直到有一天,小镇要过节了,到处都在布置灯箱和彩灯。之后的一个傍晚,在天黑之前,灯光全开的时候,我看到这两只兔子手挽手,好似正要走向灯箱,像是要去赶集,而且心情还特别好。于是我拍下了这个瞬间。
图1-43 手拉手的兔子
图1-44 戴帽子的熊
小熊雕塑也是一样,在路过它无数次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看到强烈的阳光在这只小熊的脸上勾勒出清晰的明暗关系,并且把它的神态勾勒得很生动,甚至有点俏皮。我突然被它的神态触动了,于是掏出手机拍了下来。说白了,如果你能够在纷乱的环境中发现细节,并且准确地捕捉到细节的闪光点,你就具备了在杂乱环境中的提炼能力。
摄影师要想拍出一张好照片,传统的方法是靠等。我记得在胶片时代,摄影师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往往要起早贪黑,天不亮就背着相机去山顶等日出。冬天,还要顶着严寒站在长城上,迎着风等日落,非常辛苦。今天,来到数字时代,你可以不再那么辛苦,但你要学会“抓”。现在的相机和手机,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和我们眼睛看到的差不多,拍张照片也没有什么成本,所以,我们要养成随时举手就拍的习惯。当拍摄成为你观察世界的本能,到那个时候,等待你的就是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