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过去几年渐渐成为主流,也迎来了发展的核心阶段,要知道在十几、二十年前,这项技术也仅仅只在实验室里出现。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本技术,在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每一处都得以体现,如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及自动驾驶技术,等等。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的研究需要一些硬性资源来支撑,其中之一就是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而它们只由一些大型企业提供。
让我们回到无人车驾驶这个问题上,百度于2015年在北京完成了第一次路测,从百度的办公大楼出发,在关闭状态下的普通路段、高速公路上进行了测试,并且这一过程完全没有人力的介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无人车的最高速度达到了100km/h,并且能够完成人开车时进行的各种复杂操作。但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实现商业量产,其难度不仅在于电脑技术的革新,在于要能够感知物体,还在于要知道行人的位置。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基础的装置,比如完全不同的高精度地图、能够精准定位到几厘米的雷达扫描设备。只要有了更多的投入和基础装置准备,它的发展就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快,不会花费20年的时间。
强大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力的发展?这在当下很有争议。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是可靠且可控的。短期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投资的是弱人工智能。这事实上是人类智力的放大,然而,当我们考虑事情的另一面时,我们会发现,随着机器变得越来越智能,随着人类越来越依赖这些精妙的机器,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显得不那么聪明了。我们现在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要不了多久我们可能连车都不会开了。没错,我们变懒了,我们不会像从前那样花时间去思考。这种情况在本质上可以视作一种社会行为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决策方式将大为不同。举个例子,大概一个月前,我和妻子开车从西雅图到温哥华,出发后一两个小时,我们接到物业公司的电话说我们家被非法闯入了。我们开车回家后,警察在那里调查,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然后,他们回放监控视频,发现是我们家的吸尘器不知怎么启动了,打扫完屋子后自动归位。这样的事情很奇怪、很有趣。随着机器自动化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将出现在寻常百姓家,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
现在来看,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都是很多技术的基础,也是发展其他一切的动力,所以如果你在创业、在投资,考虑人工智能吧,它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