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只身赴俄学习第一人

1921年2月,根据当时的国际革命形势,俄共(布)中央决定成立一所“专为东方殖民地国家、地区和劳动者共产党以及苏俄境内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培训政工干部”的高等院校——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莫斯科东方大学。在上海新渔阳里6号的华俄通讯社负责人维经斯基和外国语学社负责人杨明斋实际上是共产国际代表,经他们介绍,陈为人等30多人被确定为中国第一批赴俄留学生。

当时上海前往莫斯科有三条线路:一是乘船到日本长崎,再到海参崴,然后乘火车到伯力,再到莫斯科;二是乘船到大连,再乘火车到哈尔滨,再乘船到黑河出境到赤塔,再乘火车到莫斯科;三是乘火车到北京—奉天(沈阳)—哈尔滨—满洲里—赤塔。组织派陈为人、董锄平等六七人先行探路,走的是第三条线路。结果只有陈为人一人凭借结实的身体和过人的胆识,冒着漫天风雪,率先成功从满洲里穿过国境线。

当时远东革命军刚击退旧俄军占领赤塔,赤塔通莫斯科的铁路被战争毁损严重。在赤塔,孑然一身的陈为人被苏联红军当作东方间谍逮捕了,陈为人从贴身内衣里取出杨明斋的特别介绍信,才被苏俄视为同志,送上开往莫斯科的载货闷罐火车。一路上,陈为人啃着黑面包、喝着冰水,还常常停下来冒着冰冻参与抢修铁路,顶着风雪搬运木柴燃烧推动机车,沿途遇到残余的白匪袭扰就投入战斗……经过2个多月的艰难旅程,横跨7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陈为人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赤都”莫斯科,成为十月革命后赴苏联学习的中国先进青年中最早的一员。至今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仍保存着1921年4月8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东方工人共产主义大学给陈为人开具的《证明》:“兹证明陈为人同志是远东书记处的现任工作人员,职务是中文翻译。此证明在获得工作证后生效。(1921年7月30日延长到1926年9月25日)”以及一张《临时证书》:“此证持有者陈为人同志被选为东方工人大学的候选学生。到1921年8月15日有效。”显示当时陈为人是以“远东书记处中文翻译”的身份赴俄学习的。

陈为人在俄留学档案

陈为人到达莫斯科时,莫斯科东方大学还没开学,而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6月22日至7月12日)和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7月9日至23日)即将开幕。6月14日,陈为人与出席共产国际“三大”的中国代表张太雷和出席少共国际“二大”的中国代表俞秀松一起被安排住进共产国际宿舍(原德列兹顿宾馆)79号房间。陈为人旁听了共产国际“三大”,并以补选代表身份出席少共国际“二大”。6月22日,在克里姆林宫安德烈大厅,陈为人与来自52个国家的5000多人出席了共产国际“三大”开幕式,聆听列宁发表诚挚果毅、激情澎湃的演说:“现在共产国际已经不只是一句口号,而真正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组织机构,它在各个最大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里都有了自己的基础,真实的基础。”

在少共国际“二大”上,有48个青年组织的135名代表与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派北京的何孟雄、上海的俞秀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何孟雄在赴俄途中受阻,未能成行。陈为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递补何孟雄,陈为人、俞秀松同先期在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三大的张太雷出席少共国际“二大”,标志着中国青年代表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这次大会上,共有18名中国青年参加。其中,俞秀松是有表决权的代表,张太雷和陈为人是有发言权的代表,瞿秋白是翻译,罗亦农、袁达时、庄文恭等14人是旁听者。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约9000字的书面报告,介绍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产生的过程和当时的状况,呼吁共产国际对远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援:“目前,中国正面临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极需活动的时机。”落款处写的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团张太雷、俞秀松、陈为人。这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盛会,直接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少共国际“二大”闭幕当天,在万里之遥的上海滩,13名中国青年聚集一间民宅里,拉开了中共一大的帷幕,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了。

陈为人(坐者左四)在莫斯科与出席少共国际“二大”的各国代表合影(站者左四为瞿秋白,站者左五为张太雷,坐者右四为俞秀松)

会后,张太雷回国从事建团等革命工作。俞秀松、陈为人和14名旁听者,以及随后陆续到达的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于8月1日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登记注册,领取了学生证,成为该校中国班的第一届学员。瞿秋白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中文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据秦抱朴《赤俄游记》(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发行)记载:“一九二一年八月五日,我们已到红色的莫斯科了。……到莫斯科的第二天,独自跑到华工会去,正询他们中国学生的住址时,江亢虎适到,他就送我到东方共产大学去,当晚即到秀松与陈为人那里谈话,他们俩是我最好的朋友,此次他俩代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大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后,陈为人等东方大学中国班学员于1921年冬在莫斯科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旅俄支部”,彭述之任支部书记,刘少奇、罗亦农、卜士奇等为支部负责人。旅俄支部在东方大学总支领导下,他们既是中共党员,同时也是联共(布)党员,发的是联共(布)党证。

1922年初,陈为人奉调回国,从事工人运动和建立党组织活动。归国前夕,陈为人写下《学习感情杂记》:“自有我身,受尽艰难,几因环境压迫,痛苦伤神。然不牺牲奋斗,何以解决自身问题,何以能战胜黑暗社会?今敢先自誓:此后惟愿以乐为苦,以苦为乐。若因困难思退,不待他人谴责,则自当愧死矣!” 7JhE/cukLI7vWQdf9JgP6NqDrUC/tvFvBGXn9gdEgOt9ZYZR4JHIIr5YchXg3nD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