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墨南红

老南红珠子 作者自藏

一直喜欢南红古珠。

南红的红,红得很特别,不张扬,不炫耀,不让人热血沸腾,是温润安雅的红。在各种红玛瑙中,南红就像一个随遇而安的外来美女,别具一格。只要一眼就能区分出来。

上好的南红,随身戴上一段时间,质地会柔润起来,糯糯的,真的像“红玉”。

这颗南红古珠,是我最喜欢的。

你看它的纹路,是一丝丝浓红泻往透明里,要融化尚未融化,要渲染尚未渲染,犹如墨汁饱满的毛笔刚浸入水中的样子。

大自然鬼斧神工摄下这一刹那,前人又将其固定在一颗珠子里。

相传苏东坡有次监考时,兴至无墨,就用朱笔画了一些竹子。旁人奇怪,说难道有红色的竹子吗?苏东坡反问:难道有黑色的竹子?

哈哈,那么我就给这颗珠子取个矛盾的名字:水墨南红。

极喜水墨。据说宋徽宗不满意绘画仅求形似,要开始变革。原来考试时,考官抱来一只孔雀,谁画得最像谁就是第一名。可这一年考生们傻掉了,宋徽宗亲自出的考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

要画出“香气”,靠的不仅是技巧,更需脑子了。其实,宋徽宗的每道考题都极为吸引我: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深山藏古寺……宋代画家李唐,在其四十八岁赴开封参加皇家举办的图画院考试时,试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其他考生多在酒家上着功夫,唯李唐,露其要处而隐其全,在小溪桥畔的竹林深处,斜挑出一幅酒帘,切到“竹锁”之意。宋徽宗爱其构思,亲笔圈点中魁。

从此,中国的绘画提升到意境中去。减了色彩,减了宝石研磨成的材料,最后,减到只剩水墨。而水晕墨章的世界,水波空阔,山峦逶迤,隽永到无以言语。

墨,本是聚集了大自然中的无形。好的墨,收集松树的烟而制成。松烟有松香,墨当然也香。淡香悠然的水墨,可以浓到墨气袭人,也可以淡到半透明。稀疏线条就是一座山,淡到快没有的氤氲,就是湖了。不着一字,道尽风流,就是南宋时陈清波的《断桥残雪图》。

如果你有心,你会注意到,今日的西湖仍是千年前那个样子。很多时候,西湖山水其实是没有色彩的,只是一幅淡雅空蒙的水墨画。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暴雨过后,保俶山逶迤山体的褶皱间,会升起缕缕浓白云烟,是笔笔浓墨。潇潇细雨中,南屏山笼罩在一片淡淡雾气中,又是淡墨渲染得无天无地……

却原来,墨也即是“色”。墨分五彩,多层次的墨色度可代替缤纷色彩。多层次的墨色度?哎,就是这颗水墨南红古珠展现的样子。

当张旭在王公显贵面前脱帽露顶,下笔落纸如云烟时;当管夫人写完“你侬我侬”,甜蜜收笔时;当徐渭涂画墨牡丹,放笔淋漓掷笔哭时,水与墨,都经历了如同这颗南红珠子这样的一刻吧。

虽然如今我们已不用毛笔了,但那些情景、那些心境,依然在。如此,这颗南红古珠,竟是替我收集了生命中的意境,替我凝结了岁月中的西湖烟水。 g4jt64DAf0G5NN2IYWfpcHIxb5Rrk3/mwUut70VmQfzY5kaQG7V4SFacWkuOWN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