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孔子杏坛讲学图》轴 明朝画家吴彬所绘,描绘了圣贤孔子于杏坛讲学,四弟子端坐受教时的情景。画作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笔端雅秀。现藏于孔子博物馆。

发展教育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儒家历来重视教育,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广招门徒,兴办私学,打破了西周“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制度。孔子的平民教育的实现为“礼下庶人”提供了可能。

《帝王道统万年图》 明朝画家仇英所绘,共二十幅图画,分别描绘了周文王、汉高祖、宋仁宗等名主的事迹。上图描绘了周文王关爱百姓的故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古人看来,节俭不仅是家庭生活中的美德,而且可以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去看待。《逸周书》记载,周文王曾告诫儿子说:“厚德广惠,忠信爱人,君子之行。不为骄侈,不为靡泰,不淫于美。”

《销闲清课图》卷 明朝画家孙克弘所绘,描绘了“摹帖”“观史”“赏雪”等林下清课二十段,每段均有点题数语,其中“观史”题曰:“理学名书,老眼不入,裨谈杂志,聊以永日。”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古人对读书的热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过很大作用,具体到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等,从韩愈、柳宗元到曾国藩、左宗棠,从范仲淹、苏东坡到林则徐、魏源,可谓不一而足,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印记。

《独乐园图》卷 明朝画家仇英所绘,内容根据宋朝名儒司马光的《独乐园记》立意,依次描绘了“弄水轩”“读书堂”“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堂”等景致。上图为“采药圃”景致。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中国的医学教育基本上是在儒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唐朝时,太医署成为专门的医学教育部门,其分科有四: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此外,还有药物学的采药师,学制为九年。“草药”一词始见于宋朝。草药专著,则始于明朝而盛于清朝。

《上林图》卷 相传明朝画家仇英所绘,内容取自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名篇《上林赋》。上图为画卷局部,描绘了天子在车驾仪仗壮盛的簇拥下出场后,转入校阅士卒在山林间射猎追捕鸟兽的场面。现藏于美国弗瑞尔美术馆。

自秦朝统一的高度集权的政治格局形成之后,汉王朝执政者继承了这一体制并有所创新和完善,提高了执政效能和管理质量。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曾为汉武帝作《上林赋》,描写了皇家园林上林苑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狩猎的壮阔场面,呈现了汉帝国的气魄和声威。

《彩绘帝鉴图说》 大致绘制于清朝早期,可能是中国画师绘制后卖给西方旅行者,后传入欧洲并按照西方图书装订方法粘合成册,大部分绘画有中文标注。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古代司法追求法令简省、社会和谐。明朝政治家张居正编写的《帝鉴图说》所载“揭器求言”提到,大禹曾告谕臣民:“前来指教我治国之道的人,请击鼓;……前来告状诉讼的人,请摇鼗。”孔子说:“我努力不让争端发生。”古代的司法理念就是“以和为贵”。

《金石昆虫草木状》 明朝著名画家文俶所绘,全书一千三百多幅插图,以工笔描绘,粉彩敷色,描绘了一千多种金石昆虫草木。上图为古代海盐加工场景。此为明朝万历年间彩绘底稿本。现藏于台北图书馆。

古代社会把食盐看作不可逾越的生命底线,是“立国之本”,是“国之命脉”。谁控制了盐,谁就能在早期社会脆弱的政治平衡中掌握制胜的砝码,这是早期国家的生存战略。

《锁谏图》卷 相传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上图为画卷前半段局部,描绘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汉廷尉陈元达向皇帝刘聪冒死进谏,用铁链将自己锁在树上的紧张气氛。现藏于美国弗瑞尔美术馆。

谏诤是我国君主政治体制里自我监督、自我纠错机制的核心。有唐一代,始终鼓励官员关心政事、积极进谏。唐太宗李世民开门纳谏,集思广益,群言畅达,成就贞观盛世。

《长恨歌图》 日本江户时期画师狩野山雪大约绘于1646年的故事长卷,内容源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叙事诗《长恨歌》,分为上、下两卷。上图为画卷上卷局部,描绘了唐朝的生活场景。现藏于爱尔兰切斯特·比替图书馆。

有唐一代,在社会治安的管理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调整政策、改革制度,无疑是唐朝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良策。

《摹宋人文会图》卷 清朝画家姚文瀚奉赦绘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六月,上有清朝学士嵇璜楷书《十八学士赞》,设色明净秀丽,用笔精细挺劲,对各类家具器物的细节描绘考究。上图为画卷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朝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故而在其诗文中追求性灵闲适的成分少,经世致用的成分多,正所谓“诗以道志”“文以载道”。其诗文中不少言论直指现实,切中时弊,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芒。

《人骑图》卷 1296年,元朝画家赵孟 仿唐朝画家韩斡《圉人呈马图》所绘。上图为画卷局部,画中一位着唐朝官服者执鞭骑马,仪态雍容不凡,很可能为赵孟 自写小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古代对违反考勤制度的官员处罚一向都很严厉。元世祖时桑哥任丞相,特别重视官员考勤,有迟到、早退的,一经发现就予以杖罚。有一天,赵孟 迟到了,被抓了个正着,结果挨了板子。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 画卷分上、下两卷(或三卷),分别表现清朝皇帝祭祀农神和扶犁耕籍田。上图为画卷上卷局部,描绘了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活动的场景:御道拐弯通向一处高台,台上安置桌案、香炉,黄色帐篷里设供案,上置祭器。画卷构图严谨精确,画面色彩华丽,具有宫廷绘画的气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国家祭祀活动是古代礼制的重要部分,在国家事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由皇帝亲自致祭或遣官致祭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成为古代极具特色的风景。根据史料记载,清朝雍正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曾多次前往先农坛参加祭祀典礼。先农坛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地方。 HR4qgLPSpoV2mU1Sj3/fc91cnOtMN/GryNcp7FaWUYsRR523ult7PqmKHK/Fwg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