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导致肥胖的三大常见因素

(一)肥胖的社会因素

大污染和小污染

一个人生存的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既一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小环境也就是指一个人具体生活,生存的生活空间,也叫生活环境。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与肥胖症发生有关。对于社会环境来讲,在战争、饥饿中生活的人们肥胖症发生者很少,而在社会生活安定的环境中人们生活富裕,脂肪蓄积,肥胖发生率较高。生活环境对肥胖症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生活在高楼中的儿童,由于受住宅环境的影响,活动空间较少,容易发生肥胖。所以,为了预防儿童肥胖症,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室外活动。让孩子多接触阳光、空气和水,多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肥胖症。

诱惑下的肥肥

时代在发展,诱惑也在与日俱增,为什么30年前肥胖病很难找到。那是因为那时的物质生活极其困乏,吃油,吃细粮,买酒都是凭票供应,人们怎么会胖呢?

可现在,不仅各种食品目不暇接,而且各类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断地变换花样,不管对人的健康如何,只要人们吃后上瘾,有回头客就“OK”了。所以,各类油炸食品,烧烤食品,麻辣食品等等都以其广告、装璜吸引诱惑人们,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如曾治一肥胖男孩,他对垃圾食品已情有独钟。家里有钱,只要孩子愿意吃,家长还省事,自从懂事就天天吃,把它当成主食,渴了就喝饮料,结果孩子仅仅6岁,体重就高达112斤,简直成了废人。

难怪孩子这样,请问成年人又有多少能真正经受得起那些垂涎三尺的诱惑呢?笔者曾经在二龙山某减肥基地采访过那些教练,据反映,很多青年人都已高中毕业,有的还是大学毕业,花了那么多钱在那里封闭式减肥,可半夜里却偷偷跳出墙到仓买买香肠,啤酒和烧鸡吃,如让教练发现还得罚钱,第二天运动还要加量。

许多商界人士和政界人物都喜欢吃水煮鱼,以及各类火锅等等,岂不知厨师在烹制时都加入一些花椒,肉豆蔻等中药,觉得吃着麻辣、爽口过瘾,岂不知花椒的化学成份有麻醉作用,其局部麻醉作用大于局麻药普鲁卡因。花椒是中国人最爱使用的作料,据说能够去掉肉类,尤其是鱼类的腥气味,然而这是一种麻醉剂,能够使人的大脑反应迟钝。由于麻醉的作用,这就使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的智力下降;许多人吃完肉类,尤其是鱼类之后,感到十分困倦、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看书学习、不爱写作业、不爱运动,就是这个原因。

请注意,肉豆蔻含有毒性物质豆蔻醚、榄香脂素,这是致幻剂,能够使人吃了上瘾。这是许多饭馆秘而不宣的商业机密。

(二)肥胖的家庭因素

遗传因素

相当多的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有报道说,双亲中一方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约为50%;双亲均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80%。所以有些人报怨自己喝凉水都胖,如果不是因为其它疾病所导致,那就与遗传基因有关。

生活方式

肥胖是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少数肥胖症患者是由于遗传及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大多数的肥胖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营养过剩而造成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造成肥胖症呢?

嗜好饮酒

每克乙醇能产生29千焦,仅次于脂肪,一升啤酒所产生的热能相当于七八只鸡蛋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啤酒有“液体面包”之美誉。

嗜好高脂、高糖食物

应当减少肉类食用比例,增加鱼类、禽类、及其它动物如鸡肉、兔肉、羊肉的进食比例。因为肉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摄入量过多会产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肥胖症。

嗜好零食嗜好快餐

大多数儿童肥胖是由嗜好吃零食及嗜好吃快餐引起营养过剩而造成的。零食如巧克力、奶油糖、蛋糕等。一般含热量都比较高。吃后容易使人能量过剩而发胖。

嗜好精食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性肥胖症除了与遗传、脂肪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及某些心理因素及运动不足等因素有关。吃精食容易致人肥胖的科学道理在于容易使人缺乏维生素。

吃宵夜、贪吃

因为晚上进食,易使热量转变成脂肪而囤积于体内,致人发胖。

有的人自制能力差,遇到美味佳肴便禁不住美味诱惑,大吃大喝起来,直吃到酒足饭饱,无从下肚为止。多食、贪食的人容易形成肥胖。一般只吃七分饱为宜,千万不要贪食。

减少就餐次数(省去早餐,简单吃些午餐,晚餐丰盛吃饱)的这种生活方式容易发生在上班一族人的身上。科学证明,这种进餐方式是极其不合理的,也是很不健康的,易致人肥胖和衰老。

不吃早餐,天长日久会给人体造成易致肥胖。由于缺乏了食物刺激胆汁分泌的过程,会使胆汁淤积于胆囊内,而使这些人易患胆囊炎和胆结石。

(三)肥胖的个体因素

心理因素——压力管理

芬兰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调查,共收集了超过5000名成年人的资料,对压力、进食和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越是压力大的人越容易过量进食而肥胖。而且在压力下,这些人更容易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如香肠、汉堡、比萨和巧克力。

可以看出,压力是导致食量增加的罪魁祸首而不是食物本身。并且,对于男女双方而言,对“压力”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瑞典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男性中,“单身、失业、对工作不满意”是压力暴食的最主要因素,而对女性来说,“缺乏感情支持、感到孤独”会让她们吃得更多。

很多人想用压力控制饭量,让自己少吃,其实是走了一步错棋。压力越大越久,其瘦下来的希望就越渺茫。不幸的是,在面对压力时,这些人并不能用适当的方法来调节,他们所习惯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只有一个——食物,而且是高热量容易让人发胖的食物。吃东西可以令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但吃完后,除了增加的体重还有不断的懊悔。

所以,想让自己从控制食量中获益,不仅要多听营养学家的建议,更要多听心理学家的建议,因为心理学家的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如果你真的控制不住让自己少吃,不妨试试在心情沮丧时听听音乐、逛逛街,而不是打开冰箱的门和电视机。

情绪不佳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专家研究认为,精神创伤,情绪刺激,心理失衡都是引起身体肥胖的重要因素。对于情绪压抑的人,常贪吃而引起肥胖。所以,要预防和治疗肥胖,保持心情愉快非常重要。良好的情绪能使人体内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避免肥胖症的发生。

病理因素——气血不足,经络不通

我们常常形容肥胖症是虚胖,一个“虚”字就已经道破了肥胖的病理因素。中医理论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也”。换言之,气为百病之首,血为百病之母,气血不虚,一切疾病皆不会发生,气血一虚,必然导致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引起很多慢性病。

所以说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血气能量不够,没有足够的能量将身体内部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积在身体内部组织的间隙,随着堆积垃圾的逐渐增加,人就慢慢地胖起来。

从这个逻辑来看,肥胖并不是能量过剩,身体将过多的能量储存下来;反而是能量不够,使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出体外。许多胖子的食量并不多,还是不断地发胖;许多体形瘦的人,吃再多的食物也不会发胖。这两种人的胖瘦和他们的食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吃的少的人发胖,吃的多的人反而不发胖。用能量贮存的理论不能解释这两者的差异。但是用没有能量排出垃圾的理论,就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

用平衡学的理论分析,很多胖人并不是吃得多,而是排出的少,就像一个人挣钱和花钱的道理一样,如果只挣不花,挣得再少也会储蓄不断增多;反之,一天挣一千花一千,怎么会有储蓄呢?事实证明:气血两虚、五脏失衡是导致毒素不能排除而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年龄因素

肥胖症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生率最高,这是因为现代的家庭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个别家长的愚昧、溺爱导致这个年龄段的肥胖症居高不下。

据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对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近20万婴幼儿、少年儿童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学龄前后的小儿中,肥胖的发生率已达6-10%。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肥胖儿竟高达50-80%。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孩子肥胖视为健康的标志,说祝福新婚夫妇的话,常常会祝福他们早日生一个“大胖小子”,一个小孩生下来就胖是健康的标志吗?事实并非如此。

小儿肥胖易罹患某些疾病,特别易患呼吸道感染,三天两头感冒、咳嗽。扁桃体肿大,睡眠时影响呼吸。身体过早的脂肪代谢紊乱,过剩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内,易形成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儿童成人病”也不少见。资料表明:学龄前儿童肥胖者,40%左右会发展为成人肥胖,10-15岁的少儿肥胖者,80%左右会发展为成人肥胖。有调查研究表明:1/3的学龄前肥胖儿童20年后发展为肥胖成人,1/2的学龄期肥胖儿童成年后患肥胖症。青春期肥胖儿8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97%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压偏高,心脏最大储备能力降低等。儿童肥胖还与成年后的糖尿病、胆石症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的发生高度相关。可见,儿童肥胖也为成年后患“富贵病”种下了祸根。

成人肥胖症的脂肪组织增生肥大只表现为脂肪细胞体积扩大,而儿童肥胖症除脂肪细胞体积扩大外,还伴随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这就加大了儿童肥胖症的治疗难度。请诸位家长在对孩子倾注慈爱之心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科学育儿,以防孩子成为小胖子。

我们的身体一过30岁就开始走下坡路,肌肉开始萎缩,脂肪却不断增加。从35-75岁,肝、肾、脑、胰等器官平均萎缩了30%。男士的肌肉萎缩了30%,而脂肪增加了50%。女士随着年龄增长,则主要增加臀部的脂肪,停经后即增加腹部的脂肪。老年医学认为这些身体的变化,除影响形象之外,更对健康和长寿有威胁。因为脏器的萎缩表明它们的功能减弱,包括心脏跳动的功能、肌肉负重的功能、肾脏清除血液中废物的功能等等,都降低了;而腹部的脂肪增加,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也就增加。

习惯

饭后静卧与肥胖:饱食既卧,固然当时舒服,但对身体健康却隐藏着巨大的危害。饭后既卧床休息容易使人发胖,肥胖为百病之源,容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等疾病而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

久坐与肥胖:久坐不动易使人肥胖。克服久坐对人身体健康不良影响的灵丹妙药是运动。

贪图安逸与肥胖:过分安逸会致人肥胖。安逸乃百病之根源,短寿之温床。

生活节奏与肥胖:如果一个人生活节奏快,但运动量少,饮食量增加,或者在夜间吃宵夜,造成摄入的热量过剩都易引起肥胖。

看电视与肥胖:因为坐着看电视,人体消耗的能量少,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于体内就形成了肥胖。

运动不足与肥胖:运动不足是引起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职业因素

职业与肥胖有一定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肥胖者中,厨师和企业家肥胖者居多。有统计资料表明,厨师每日进食过多的高能量饮食,肥胖的发生率高达60.4%。企业家肥胖者也比较多,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家常常应酬客人,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加上出门坐车,缺乏运动,导致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特殊因素

现代家庭有一种错误的意识,一但妻子怀孕,就要高营养、少运动,致使现代的产妇难产率逐年提高,甚至大多数采用剖腹产,这是一种可怕的社会趋势,孕妇肥胖症越来越多,产前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

孕妇肥胖更易引起一系列疾病,最常见的是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流产、过期妊娠、巨大儿、难产、死胎等。轻则影响自己和胎儿的健康,重则危及母子的生命。

国内外临床资料表明:肥胖孕妇中50%左右的人易伴发高血压,10%左右的人出现蛋白尿,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比正常体重的孕妇高4倍之多。由于在全身血管发生病变的同时,胎盘也缺血,妊娠毒血症便在这些病的基础上自然发生。妊娠毒血症可使孕妇的自然流产率和死胎率提高4-5倍,即使不流产,在症情加重危及孕妇生命时,有时也不得不提前引产。

孕妇肥胖对胎儿体重有直接影响。巨大儿的发生率5倍于非肥胖孕妇,过期妊娠、滞产、难产、手术产以及产后出血等也比正常体重的孕妇高得多。临产后,盆腔内脂肪充盈又影响胎头固定,在分娩巨大儿过程中,腹肌和子宫收缩力缺乏,分娩困难,使产程延长,胎头与骨盆不相称而难产。由于肥胖孕妇腹壁脂肪丰厚,如需剖宫产时操作起来也不方便。而且在分娩过程中,也很难避免巨大儿在宫内窒息、胎粪吸入、产伤,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

超重和肥胖产妇发生产后子宫内膜炎和伤口感染者明显增多,所生新生儿平均体重比正常体重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要重近100g,且新生儿需监护者亦较正常产妇为多。 YrZtTjWE86t0OLfDyNplaYdPI0e0cfFaFFZRelzzTLA8ANKuXrrghD8eiX2DaY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