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的医疗作用已是医学界,心理学界普遍承认的事实,各种康复书籍也颇多记载。这里重点探讨一下歌唱自愈的奇效。
听音乐必定是欣赏别人的唱歌或欣赏别人的演奏。而唱歌是将自己参与其中,或在集体环境中唱,或者自娱自唱。
我国古代认为音乐之五声分别对应于人体之五脏,如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等。现代研究证明,音乐确能影响神经系统,促使人体分泌天然镇静剂和镇痛剂,使人减轻恐惧、紧张、降低血压和解除焦虑。
在一所医院里,病人由于病痛折磨而焦虑不安,医生本应该给他们服用镇静药,但他尝试着播放音乐,在美好的音乐旋律中,他发现,病人所需的镇静药比以前少了,而且心情也在好转。这位医生说:“半小时音乐的疗效,等于10毫克安定的效力。”
爱国将军韩光帝曾说:兴来时试饮几杯白兰地,闷来时高歌一曲《满江红》,笔者每当郁闷时,就喜欢唱《满江红》,而且唱一曲并不过瘾,会连唱几曲岳飞的、韩世忠的、毛泽东的、郭沫若的,甚至还有自己填的词《满江红》,每每唱罢,心胸开阔如观大海,神怡如推云揽月一般,多少积郁,焦虑通通烟消云散。那种豁然惬意真难以笔墨形容之。
我还有一个习惯,即每当要进入书法创作时,往往要小酌几杯,然后高歌几曲,以震动精神,活跃气血,当热血沸腾时挥毫疾书,真有心不知有手,手不知有笔的物我两忘的神情,此时往往容易诞生出神来之笔。
古代医家认为,人身之病多由于郁,特别是现代人压力大竞争残酷,所以抑郁症逐年增加,具载我国已有五千万抑郁症。有人研究证明,抑郁症、焦虑症,如果能常常在旷野中大喊大叫,甚至大哭一场,都能使症状减轻,这些都是给病邪一条宣泄的通道而已,而引吭高歌正是与此殊途同归,而功效更在其上。
当然,歌唱的内容,直接影响到自愈的效果,如果你唱《苏武牧羊》《窦娥冤》等悲歌悲剧,那犹如在伤口上撒盐,反之你若选择《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等,激情豪迈的歌曲,那就一定会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然后再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
事实证明,古今中外的歌唱家大都长寿,其原理是一则歌唱会改善人的情绪,二则是唱歌会增加人肺呼吸量,促进胸腺的分泌,从而延缓衰老,有资料表明,开心的歌唱15分钟就等于跑步15分钟,甚至比跑步的效果更好。可见,这是一种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锻炼身心的有效方法。你又何必不经常自我陶醉放声歌唱呢?至于把A调唱成B调,把6唱成5其实都无所谓,正如伏契克所说:“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应该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惶惑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你的嗓子叫就是了。”
如果你喜欢唱京剧,其效果大概比唱普通歌曲还要好,事实证明,很多京剧名家都非常健康长寿,如袁世海、李铭颜等。据载,前总理朱镕基离休后,经常和夫人在家唱京剧,以陶冶情操。京剧名家李铭颜说,想长寿,唱京戏,唱京剧发声源于丹田穴,丹田穴是人体的气海,有补气养气的作用,这和武术家练功一样,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唱京剧,人说有板有眼,它是一点不能含糊的,况且京剧的唱腔拖音都比较长,所以一定要发自丹田的内气,而不像唱通俗歌曲那样省力。唱京剧的过程中更能宣泄你胸中的郁闷和烦躁,如果你能边唱边配合动作手势,那效果就更佳了。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当你情志郁结时,烦躁时,就学学唱京剧吧这种,业余爱好,会使你收到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效果。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授金铁林说:“唱歌讲呼吸。中国气功讲究气运丹田,我们唱歌不说气运丹田,而是腹式呼吸。具体方法是:一要放松,二是气深,也就是从腹部的底部提气,三要保持气深来唱歌。这种用气状态与气功虽提法不同,但实质是相似的。所以经常唱歌等于长期练气功,练好了,呼吸就自如了,对唱歌很有帮助。故唱歌用气的同时,也是身体的锻炼、呼吸的锻炼和精神的放松与陶冶。”美国的研究人员,把20多名年龄在28岁和65岁之间的歌唱演员同一组不唱歌的年轻人进行比较,然后检查他们的心肺功能,结果表明,歌唱演员的胸壁肌肉比不唱歌者要强健,心脏功能也强于不唱歌者。在这20多名歌唱演员中,尽管有的抽烟,有的从未参加过任何体育锻炼,但他们仍然保持大的肺活量,心率要比40岁以下不唱歌者要低。
我国的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况且我国有56个民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传统的宫廷舞蹈、民间舞蹈、地方民族舞蹈以及单人舞、大型歌舞、双人舞等等,都具有娱乐性强,能活动关节,疏通血脉,颐养精神,提高活力的作用。
不论哪种舞蹈,当你陶醉其中时,都是一种宣泄,都是一种共振,都是一种忘我。此时此刻,一切忧郁、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舞蹈疗法具有的功效可以上溯到《吕氏春秋·古乐》的记载:“惜陶唐氏之始,阴多滞服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气郁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为舞以宣导之。”康复大家张子和,常配合舞蹈疗法康复疾病。他在《儒门事亲》中说:“余又常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扰而心痛者。”把针、舞、乐三者杂合而治,体现了中医康复的一贯宗旨。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指出:“歌咏所以养性情,舞蹈所以养血脉。”认识到舞蹈配以歌咏,对身体和性情均有康复之效。由此可见,从古以来,就有医家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加以应用。
有人说:舞蹈是在音乐中散步,其实它比散步的运动量要大的多。此外,散步时的心情又怎能和在各种管弦琴瑟的伴奏声中,那种愉悦和快慰。特别是和你配合默契的舞伴在一起跳舞,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精神享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磁场内生活,当数十人在一起跳舞时,那是一个快乐的,喜庆的,充满正向能量的生命磁场。所以彼此影响着,感染着,慰藉着。实践证明,有很多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自闭症、风湿症等患者,经常参加跳舞并陶冶其中,都不同程度的得到缓解,甚至治愈。有人统计,连续跳舞一个小时,其运动量不亚于半个小时的跑步,可这在音乐中的跑步其效果要比单纯的跑步不知要大出多少倍。况且,在跳舞中,你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会交际圈,结识新的朋友,而朋友就是你人生最难得的财富,也是当你郁闷时,抑郁时,焦虑时的最好的宣泄通道之一。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你又何乐而不为之?不论你现在多大年龄,都可以马上去学习跳舞,相信其中的美妙有些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舞蹈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让成人回复到儿童的游戏心态。舞蹈治疗是一种运用舞蹈或动作过程,促进个体情绪、身体、认知和社会整合的心理疗法。作为创造性艺术疗法之一,它不同于编舞、表演,也不同于武术、太极、瑜伽和健美操。它并不强调动作的技巧,也不是减重塑身。它追求的是在身体舞动、情绪表达与互动中得到身心的整合,心理的调整。
身体在舞蹈的同时体验着真实的快乐。自由之舞能够让我们的身心都得到极大的放松。在舞动身体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身、心、神调理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自己不可言、不能言、不堪言之情,不清楚、不满足、不痛快之意。这与我们惯用的大脑在认真摘选快乐的时候完全不同,因为那时其实快乐已经被摘走了。生活中太多的困惑着左右我们的感受,左右着我们的情绪,殊不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舞动身体,把快乐的感觉重新召唤,打开身心之门,迎接逃逸而飞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