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法独自生存,但在与人交往中,很多人本能地筑起心墙,以此来隔绝他人可能带来的伤害。
我想你周围也有一些伤害过你或是让你难以应付的人吧,有些人甚至还是你曾经非常信任和珍视之人。即使曾经视彼此为最佳伴侣,感情冷淡后相看两厌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人与人之间一旦筑起心墙,就很难再彼此信任。厌恶、憎恨的情绪刻入骨髓,也很难彻底清除。而且只要产生排斥的情绪,再与对方相处就会增加你的痛苦。心理上的排斥还会反映到生理上来。只要看到对方的身影,听到对方的声音,就会全身僵硬、汗毛竖起、心跳加速,甚至影响肠胃功能。
这种状态和身体的排异反应——过敏的症状很相似。引起过敏的物质叫作过敏原。过敏一旦发生,如果不消除过敏原,不适的症状就会一直持续。有些人可能认为只要忍一忍就会好转,但事实上,过敏的症状非但不会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本应彼此依赖的人身上。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不得不与人交往,如果“内心的墙”太牢固,对谁都无法敞开心扉,就会出现各种烦恼。
人或多或少都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下去,但随着与他人的接触,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从焦躁、不满,到责备、攻击、背后中伤、使坏、欺凌、吵架、付诸暴力,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最终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比如“豪猪效应”中所描述的矛盾。如果说豪猪竖起满身的刺只是为了抵抗外敌,而人排斥他人的状态就相当于豪猪一直竖着刺,连同伴也无差别地攻击。被刺的同伴为了保护自己,一怒之下也会竖起自己的刺。之所以会把同伴的刺当作对自己的攻击,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是你先向同伴发起了攻击。
和一开始相处融洽的上司或同事渐生嫌隙,最终反目;恋人或夫妻关系发展不顺,最终忍无可忍;比起和别人在一起,自己一个人待着更加轻松;发自内心地无法相信他人——不善与人交往、在社会上生存困难重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对人的排斥反应让你筑起心墙。
一个人对他人产生过度的异物识别和心理上的排斥反应,我将这种情况称为“人际过敏症”。
人际过敏症是与人和睦相处、融入社会、获得稳定的伴侣关系、拥有幸福人生的巨大阻碍因素。但令人意外的是,有关人际过敏症的系统性研究却不多,甚至很少被提及。
有关身体过敏反应的研究有很多,其原理已被分析得很透彻了。与此相比,有关人际过敏症的研究,无论是量还是质,都相当匮乏。而且思考这个问题时,人们往往还停留在“感到厌烦是因为对方有问题”这个角度上。如果从人际过敏症这一角度来思考,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据我长达35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人际过敏”的反应,那他大概率也会对其他人产生同样的反应。也就是说,无论与谁相处,无论在哪个公司工作,都会出现“人际过敏”的症状。即使周围换成了其他人,也是徒劳的,因为真正应该做出改变的是有人际过敏症的那个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人的苦恼大多来自人际过敏症,而且很多人一生都在和人际过敏症进行斗争。艰辛、孤独、心神不宁等负面情绪,归根究底都源自人际过敏症。因此,对人际交往感到不适、痛苦,甚至觉得活着非常艰辛的人,想顺利地融入社会、幸福地生活,就必须了解人际过敏症。
本书是一本正式介绍人际过敏症的书。我会在前人积累的研究成果上加入新的视角和发现,揭露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际过敏症的病理本质。希望本书中的观点和方法能帮助你拆掉内心的墙,为想要与人建立信赖和亲密关系的你指明方向。
另外,本书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既有名人的案例,也有普通人的案例。这些都是根据实际案例改编的,为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