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初中开始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这确实是我对语言感兴趣的早期迹象。但我学习英语的方法依然很传统,遵循背单词、造句子、练口语、强听力的方法,也常根据上下文猜测罕见单词的意思。有意思的是,常用词的词义经常受它们所处情景的影响,并根据所连用词的不同而在意义上发生微妙而且无法预测的变化。作为初学者,我一直没有找到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之后,多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也让我感受到,虽然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位居世界前列,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考试的成绩较好,但我国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还是死记硬背加词根词缀,对基础单词的造词逻辑无从知晓、缺乏真正的了解,面对一词多义和真实使用场景容易产生识别及使用的困惑。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我们所有人更加紧密的全球社区中,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相互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今天,超过 50%的世界人口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超过 15 亿人正在学习第二语言,尤其是英语。能够说第二语言和母语是一项很棒的技能,可以为个人和职业生活打开许多大门。
本书撰写的初衷就是探求英语单词来源真相,结合我国各地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发音,建立英语单词形音义的联系,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我国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的核心特点是通过专门研究,建立崭新的英语单词溯源理论,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 1100+个常用英语单词,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追溯和解析,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从借词、借音、借义的角度,剖析汉语和英语的渊源,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
本书选词充分考虑到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需要,既注重打好基础,也不忽视实用性。主题编排丰富,内容全面透彻,理论实践相结合,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体例新颖,版式活泼,简单易学。
因本书对精选 1100+个常用基础词汇进行解析,特别适合小学、初中和高中同学使用,也适合本科、研究生同学洞悉基础单词造词逻辑,为后续高阶英语单词学习打好英语单词基本功。
书中个别单词,作者提供有多种解析思路,有的偏学术,有的偏实用,笔者没有做取舍,一并放入书中,望使用者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析理解单词即可。
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满亮教授、长江师范外国语学院张玉波副教授和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邓志虹副教授给予了作者学术上的指导,最终使本书得以完善成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央财经大学、上海大学、青岛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城建学院、信阳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同学,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对本书的试用给予了真实、诚恳的反馈,特此感谢。衷心祝愿各位学子学业有成,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吴可新 讲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