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与对错无关,与对你有什么意义很有关

把心力全用来评论小事的好坏,就没力气去在乎少数重要的事了。

我有朋友,是个明星。(基于既非正面也非负面的原因,我安排在这本书上场的朋友,都是明星。)她参加演出了一部很烂的戏。找我吃饭,要跟我抱怨。(基于既非正面也非负面的原因,这本书只要跟朋友见面,他们都要请我吃饭。)

“这部戏烂死了,好丢脸。”她说。

“可是很赚钱。”我说。

“赚钱有什么用?还是很烂啊。”

“从某个角度说,赚钱的戏,就不算烂,甚至算好。”

“从什么角度?”

“从老板的角度啊。你觉得烂,表示拍得很随便、很简陋,也就是很省。很省却还赚很多钱,对老板来说,这是好产品,一点也不烂。”

“可是就我这个演员来说,这戏很烂。看了戏的人,也都觉得烂。”

“你们是演员视角与观众视角,就跟你说了,好或者烂,看是谁的角度。”

“难道你不觉得烂吗?”她问。

“我念中学的时候,如果城里在办艺术影展,我会翘课一整天,窝在同一家电影院里,连续看四五场平常很难看到的欧洲中东或印度电影,有时候这些电影根本没上字幕,电影讲法文、讲印度文,我一句也听不懂,也是睁大了眼睛,死撑着硬看。”

“不会睡着吗?”

“会呀。睡一下,醒了就继续看。”

“干吗这么辛苦?”她问。

“有很多是古老又罕见的电影,书里介绍过的,可能错过就看不到,只好拼了。”

“你这样拼了几年?”

“两三年吧,幸好每年只有一星期有这种影展,不然早被学校挂掉了。”

“你这样看,电影在演什么,都搞不明白吧?有什么意思?”

“确实,有些片子,后来再看到,有翻译字幕了,就再看一遍,才发现中学时根本完全弄错了整部电影的故事。”

“文艺青年的傻。”她说。

“看错故事倒无所谓,主要是,有些电影,再看一次的时候,观感改变,觉得很做作,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导演大费周章地摆了很高的姿态,拍成了很艰深的电影。”

“扑哧,文艺青年的幻灭。”她说。

“十七岁时觉得超厉害的东西,过了很多年再看,有的还是厉害,有的就一点也不厉害了。”我说。

“是啊,你应该高兴,表示你后来总算见过点世面,没那么大惊小怪了。”

“那么,你现在觉得烂的戏,过了二十年,还会觉得烂吗?”我问。

“肯定会啊,应该只会觉得更烂吧。”

“那你现在觉得好的戏呢?”

“二十年后再看吗?也许没那么好了。”她说。

“我们的心力有限,如果什么都要过一过脑子,评论一下好坏对错,评论了一百件无关紧要的事,用光了心力,结果就没力气去感觉少数重要的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了。这是因小失大啊。”

“什么是少数重要的事?”她问。

“比方说,你不想结婚,但透过某些方式,有了你的孩子,你一个人加一个孩子,就这样组了一个家庭。这不关任何人的事,只关你跟你孩子的事,这就不必评断对错啊,这事与对错无关,只看对你有什么意义而已。”

“对孩子呢?”她问。

“也没有对错啊。就看对这孩子有什么意义而已。有些孩子,出身正确,家庭完整,但没有爱,又有什么意义?对错没有意义重要啊。”

她看看我的盘子。

“你的白芦笋炖饭,剩了一大堆。”她说。

“难吃死了,这个厨师根本不会弄白芦笋。”

“你这不就在评断好坏吗?你要看的是白芦笋的意义!”她说。

“就很难吃啊,有什么意义?”

“这坐飞机运来的白芦笋贵得要死,是你自己说要吃的,还要老娘请客,对你没意义,对我意义可大了!” jTuKuF5XAFx+520OzOMitWIIZBRapjF3hdEZR8Yp49OkVVx8tSF3P2Sdfibv789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