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怎么当上官

既然当元首的概率低得可怜,而且太危险太累心,那么你退而求其次,只做个官员行不行?好歹也属于上层社会。罗马帝国有政府,也有官僚体制。与共和国时期官员工作需自掏腰包的制度不同,帝国高级公务员有固定工资,职位不同,得到的薪水也不一样。其实,这笔薪水未必有多高,人们也不指望靠这笔钱发财。当高官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实现人生价值,光耀千秋。

理论上讲,只要你拥有公民身份,无论你是贵族(包括元老阶层和骑士阶层)还是平头百姓,都有机会进入帝国上层管理机构,成为国家栋梁。因为凡是法律意义内的公民,一概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共和国时代起,公民大会就在城市广场上举行,几乎全体罗马城中的公民都来参加,并通过投票选出政府官员。尽管贵族阶层在政治上始终占据优势,优秀的普通平民也没吃多大亏。历史上,罗马共和国政府中出现过很多平民出身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当官改变了命运,使自己的家族成为朝气蓬勃的新贵。到你所生活的帝国时代,情况和从前大不一样了,普通老百姓很难再凭自己的单方面努力跻身政界。

时代不同了,当官要“拼爹”

首先,你要认识到,共和国时期由于频繁对外战争和经济结构巨变,开放型社会已经造就了一大批从平民甚至被释奴脱胎而来的新贵族,该成功的早就发达了,阶层已经严重固化,机会之门不可能永远向老百姓敞开。帝国时期,本来无权无势的外省贵族也逐渐进入帝国中央政府担任高官,扩大了新贵阵容。新贵阶层利用特权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资源,造就出强势群体,日益落魄的普通平民还有什么资本跟他们竞争呢?其次,元首为了方便操纵政治,把高级官吏的选举地点从代表人民利益的马尔斯广场转到了由贵族控制的元老院。人民大会成了空壳子,人民事实上被剥夺了很大一部分选举权,许多政府官员都是元首通过操纵元老院举行的选举活动来任命。这样一来,普通老百姓通过民主选举这条渠道当官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官员岗位少,一个萝卜一个坑

对普通平民来说,难以步入仕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帝国政府一直都采用精兵简政方针。元首相信他提拔的都是社会精英,能力超凡,一个人顶百个人用,所以没必要设置一大堆官位。任何一个职位的官员都不是吃闲饭的,他们都要在任职期间成为工作狂,必须有承担海量工作的本事和精力。因此,帝国的京官加起来都不超过100人,重要的地方官来源于退休的京官,数量也不会太多。即便是贵族,当官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更别说平民了。

大家族人员多,内卷现象很严重

假设你出生在显贵家庭,你的仕途会是什么样?实际上,大多数贵族青年也没有机会真正步入官场,只是相对平民而言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在罗马帝国,家族、家庭的概念很大,往往有上百甚至上千成员。就算你出生在盛产高官的最为显赫的家族中,也不一定轮到你出人头地。

时光不等人,当官要趁早

在显贵家族内部存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实力决定一切。你如果想顺利步入仕途并走得更远,除了必须具有过人的智商和情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出道早。

在罗马帝国担任不同官职有不同年龄规定,而且一个人要以从低到高的顺序担任官职,很少有人能跳过必经阶段直接担任更高官职。这是为了让有志青年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以务实的态度多经受锻炼,积累从政经验,同时用大家公认的工作业绩竖立威信,而不是完全依赖家庭背景平步青云。

一般来说,优秀贵族青年,尤其是骑士家族的人,最先要进入一个叫“二十人委员会” 的机构参与“社会实践”,从那里开始自己的从政生涯。别看这些委员年纪小,做的可都是大人的事,可见罗马政府多么信任年轻人。在二十人委员会锻炼一段时间后,如果表现良好,并且赶上某个边境的军团中有军事保民官离任,你就会被派到那里去接替他的位置,负责协调军官与士兵之间的关系,并维护普通士兵的正当权益。你能够在这个充满是非的工作中训练自己左右逢源的技巧,培养过硬的管理能力。如果你是元老家族的青年,不必经过二十人委员会阶段便可直接去当军事保民官。

当上10多年军事保民官后,你才有资格继续高升,到中央来做财务官、营造官……运气好的话可一直做到执政官。从财务官开始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高级官员。

按规定,有资历的贵族年满25岁就可以当财务官,30多岁就可以当营造官、大法官,40多岁就可以当执政官……你至少应该在15或16岁就当上二十人委员会委员,这样才能在完成10多年的基层锻炼后符合财务官的最低年龄要求,顺利跨过高官级别的门槛,并在漫长的升官道路中始终占据年龄优势。

古罗马贵族 2mIF0HVhiAmW+e5LNZcCc7gyMtUVReP8ObDRzSeb8cnHy0j6YsV9DY/PFuapSV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