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文明,已然走到关键岔路口:
要将高价值的工业制成品,跨越山海,销售到欧洲、北美、亚非拉市场;更要将稀缺的组织和创新能力,以股票为媒介,共享给国内外投资者。
非如此,即便广土巨族,仍无法跳出“内卷”的桎梏;纵然艰苦奋斗,难谈纵横天下,化敌为友。
中国的货物贸易已占全球的14%,货物贸易顺差接近6000亿美元,史无前例。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力,是否也已取得相应地位?思想,是否能同商品一道,打入海外消费者的内心?
我们仍然看到,出海的中国企业背负着种族的、政治的、文化的包袱,面临着太多无形的藩篱;我们还看到,中国股市“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仍然在泥沼中寻觅出路。
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信心的背后是叙事、是框架、是概念、是范畴,是对人心的精妙度量和精确引导。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讲好商业故事的能力,是穿越人种、文化、历史迷雾的指南针。
这是中国企业的试金石,也是中国企业家走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必修课,更是中华文化大行天下的函谷关。
饶钢先生“商而优则学”,30年来历经工程师、投资者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兼董秘的三重角色,基于最新的认知科学学术研究成果,将多年从业经验和行业最佳实践融会贯通,抽丝剥茧出“人所共通”的认知密码,为“讲好商业故事”提供了方法论,为“如何快速建立信任”找到了哲学依据。
基本密码有三:第一,认知框架决定认知内容;第二,先有结论再来证实;第三,寻求简单因果关系。
相应地,核心策略有四:第一,寻找共识与借助权威;第二,先呈现,再推理;第三,选择而非说服;第四,商业也要讲故事。
讲好商业故事的具体技巧则有三级火箭模型:精炼主题,构建核心驱动力(因果关系),回到现场。
《故事的力量:商业沟通的核心法则》一书为读者提供了讲好商业故事的底层逻辑和实战技巧,值得一读。
从商业故事的角度来看,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始于卑微终于伟大的英雄之旅”。
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一双会流泪的眼睛。
相信勇气,拥抱世界。
秦朔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02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