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1 工艺图纸及材料准备

4.1.1 图纸识别

一、培训目标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符号和标记;掌握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识读方法;能理解线路运行、检修、热备用、冷备用等基本概念;能分析电网风险。

二、培训场所及设施

(一)培训场所

具备投影功能的课室。

(二)培训设施

培训工具及器材如表4-1所示。

表4-1 培训工具及器材(每工位)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一)培训方式

教师现场讲解、示范,学员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

(二)培训与考核时间
1.培训时间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0.5小时。

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的符号和标记:0.5小时。

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的读取方法:0.5小时。

电网运行方式风险分析方法:0.5小时。

变电站的基本构成和功能:0.5小时。

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基本元素和符号:0.5小时。

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识读方法:0.5小时。

110kV及以上线路由运行转检修、热备用、冷备用等状态的操作方法:1小时。

分组训练:0.5小时。

理论考核:1小时。

合计:6小时。

2.考核时间

30分钟。

四、基础知识

(一)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相关知识

(1)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的符号和标记。

(2)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的读取方法。

(3)电网运行方式风险分析方法。

(二)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相关知识

(1)变电站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主要组成部分。

(2)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基本元素和符号,包括各种图形、线条和符号,如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基本元素和符号。

(3)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识读方法。

(4)线路运行、检修、热备用、冷备用等基本概念。

(三)图纸识别作业流程

作业前的准备→识读变电站一次接线图,并设置线路开关和刀闸所处状态→写出该变电站出线所处的状态→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工作结束。

五、技能培训步骤

1.工作准备

准备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及变电站一次接线图。

2.工作过程

(1)对照变电站一次接线图,找到线路开关、刀闸的位置。

(2)写出变电站所有出线的状态。线路检修状态是指线路两侧断路器、隔离开关都在断开位置,两侧已装设接地线或已合上接地开关。线路热备用状态是指线路已具备运行条件,经一次合闸操作即可转为运行状态。线路冷备用状态指线路开关断开,线路两侧刀闸和相关接地刀闸处于断开位置。

(3)按照“N-1”原则,对照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分析此时哪些线路不满足“N-1”原则,这些线路应该作为保供电线路。“N-1”表示设备的冗余程度,当某个范围(一个变电站或区域电网)的同类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因检修或故障退出运行,且没有对电网用户及下级电网造成影响时,该设备就符合“N-1”原则。

3.工作结束

清理现场,工作结束,离场。

六、技能等级认证标准(评分)

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识读考核评分记录表如表4-2所示。

表4-2 电力系统一次接线图识读考核评分记录表

4.1.2 工具器材、材料准备及使用

一、培训目标

了解电力电缆常规试验项目及内容;了解电缆故障抢修的基本流程;了解电缆敷设基本知识;熟悉常用工具器材及材料,并能正确选择适当工具器材及材料;能正确检查试验工具器材。

二、培训场所及设施

(一)培训场所

输电综合实训场。

(二)培训设施

培训工具及器材如表4-3所示。

表4-3 培训工具及器材(每工位)

续表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一)培训方式

教师现场讲解、示范,学员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与技能测试。

(二)培训与考核时间
1.培训时间

电力电缆常规试验项目及内容:1小时。

常规试验工具器材种类及用途:1小时。

电缆故障抢修基本流程:1小时。

电缆故障查找所需工具器材:1小时。

电缆敷设基本流程:1小时。

常用电缆敷设工具器材及材料:0.5小时。

常用工具器材检查试验方法:1小时。

分组技能操作训练:1小时。

技能测试:0.5小时。

合计:8小时。

2.考核时间

30分钟。

四、基础知识

(一)常规试验工具器材的准备及使用

(1)电力电缆常规试验项目。

(2)常规试验工具器材的种类及用途。

(3)常规试验工具器材的检查试验方法。

(二)电缆故障抢修工具器材、材料的准备及使用
1.电缆故障抢修基本流程

(1)申请线路停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拆除电缆终端两侧线夹,使电缆悬空。

(3)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4)电缆故障点预定位。

(5)电缆故障点精确定位。

(6)电缆故障修复。

2.电缆停电工作需准备的工具器材及材料
3.电缆故障查找方法

(1)电桥法。

(2)波反射法。

(3)跨步电压法。

(4)声磁同步法。

(三)常用电缆敷设工具器材、材料的准备及使用
1.电缆敷设基本要求

(1)电缆敷设最大牵引力要求。

(2)电缆侧压力控制。

2.对常用电缆敷设工具器材及材料的检查
(四)工具器材、材料的准备及使用作业流程

作业前的准备→逐件识别现场提供的工具器材、材料→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器材、材料→对所选工具器材进行检查试验→清理现场→工作结束。

五、技能培训步骤

1.工作准备

对进场的仪器、工具器材进行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并整齐摆放;工具器材要求质量合格、安全可靠、数量满足需要。

2.工作过程

(1)考生逐件识别现场提供的工具器材。

(2)根据安排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器材。

(3)对所选工具器材进行检查试验。工具器材的检查试验方法如下。

① 红外热像仪:外观、试验标签检查,电量检查。

② 钳形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电量检查。

③ 绝缘手套:外观、试验标签检查,气密性检查。

④ 兆欧表(1000V或2500V):外观、试验标签检查,开路和短路试验。

⑤ 伏安特性测试仪:外观、试验标签检查,电量检查,线材检查。

⑥ 脉冲电容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检查是否与伏安特性测试仪相匹配。

⑦ 绝缘垫:外观、试验标签检查。

⑧ 放电棒:外观、试验标签检查,配套线材检查。

⑨ 钳形接地电阻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电量检查。

⑩ 三极法接地电阻测试仪:外观、试验标签检查,电量检查,线材检查。

⑪ 万用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开路和短路试验。

⑫ 套筒:外观、试验标签检查,套筒数量检查。

⑬ 活动扳手:外观、试验标签检查。

⑭ 提升机、牵引机、电缆输送机:外观、试验标签检查,油料检查,联动装置检查。

⑮ 钢丝绳:外观、试验标签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腐蚀、断丝、磨损现象。

⑯ 拉力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重点检查刻度盘和指针是否清晰、夹具是否完好,检查拉力表与牵引机是否匹配。

⑰ 防捻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重点检查转动是否顺滑。

⑱ 直位滑轮、弯位滑轮:外观、试验标签检查,重点检查滑轮是否灵活转动。

⑲ 电动兆欧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开路和短路试验,电量检查,线材检查。

⑳ 电缆故障定位电桥:外观、试验标签检查,旋钮位置检查及归位,电池电量检查,线材检查。

㉑ 跨步电压指示器:外观、试验标签检查,电池电量检查,线材检查。

3.工作结束

(1)工具器材整理归位。

(2)清理现场,工作结束,离场。

六、技能等级认证标准(评分)

常规试验工具器材的准备及使用考核评分记录表如表4-4所示。

表4-4 常规试验工具器材的准备及使用考核评分记录表

续表

4.1.3 电缆附件安装工艺图识别

一、培训目标

掌握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安装工艺;掌握10kV及以下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结构知识;能识读及测量电缆附件各部分尺寸。

二、培训场所及设施

(一)培训场所

输电综合实训场。

(二)培训设施

培训工具及器材如表4-5所示。

表4-5 培训工具及器材(每工位)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一)培训方式

教师现场讲解、示范,学员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技能测试。

(二)培训与考核时间
1.培训时间

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结构知识:1.5小时。

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安装工艺:2小时。

识读电缆附件各部分尺寸:1小时。

分组训练:0.5小时。

技能测试:1小时。

合计:6小时。

2.考核时间

30分钟。

四、基础知识

(一)相关知识

(1)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安装工艺图识别。

(2)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结构知识。

(3)电缆终端关键尺寸识读及测量方法。

(二)作业流程

作业前的准备→使用测量工具或安装标尺测量10kV三芯电缆开线段关键尺寸→查看电缆附件安装工艺图→找出与实物一致的安装工艺图→选择另一厂家的电缆附件安装工艺图,简述去除哪些部位可以使现场实物安装该厂家附件→清理现场→工作结束。

五、技能培训步骤

1.工作准备

检查图纸、工具器材是否齐全。

2.工作过程

(1)使用测量工具(或安装标尺)测量10kV三芯电缆开线段线芯长度、半导电断口位置等关键尺寸。

(2)根据测量尺寸,找出与实物一致的电缆附件安装工艺图。

(3)考评员选择另一厂家的图纸,考生通过对比两个厂家的图纸找到关键尺寸差异,通过去除线芯、主绝缘、外半导电、铜屏蔽层等方式,简述如何修改实物尺寸,以便安装该厂家附件。

3.工作结束

(1)图纸、工具器材整理归位。

(2)清理现场,工作结束,离场。

六、技能等级认证标准(评分)

10kV及以下电缆终端安装工艺图识别考核评分记录表如表4-6所示。

表4-6 10kV及以下电缆终端安装工艺图识别考核评分记录表

续表

4.1.4 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说明书识读

一、培训目标

掌握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认识10kV电缆附件安装所需材料;能开展10kV及以下电缆附件开箱验收工作。

二、培训场所及设施

(一)培训场所

输电综合实训场。

(二)培训设施

培训工具及器材如表4-7所示。

表4-7 培训工具及器材(每工位)

三、培训方式及时间

(一)培训方式

教师现场讲解、示范,学员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技能测试。

(二)培训与考核时间
1.培训时间

电缆附件安装工艺:1.5小时。

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各个附件及材料:1小时。

电缆附件开箱验收方法:1.5小时。

分组训练:1小时。

技能测试:1小时。

合计:6小时。

2.考核时间

30分钟。

四、基础知识

(一)相关知识

(1)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说明书识别。

(2)认识电缆附件安装主要材料。

(3)电缆附件开箱验收要点。

(二)作业流程

作业前的准备→查看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说明书→根据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说明书检查电缆附件→记录发现的问题→清理现场→工作结束。

五、技能培训步骤

1.工作准备

检查文件、材料、工具器材是否齐全。

2.工作过程

(1)检查电缆附件的合格证。

(2)识读电缆附件接头形式,检查电缆附件安装工艺说明书(简称“说明书”)与实物是否一致。

(3)从说明书中读取电缆附件内径与电缆外径匹配关系,核对现场提供的电缆附件内径是否与电缆匹配。

(4)从说明书中读取冷缩绝缘管尺寸,核对冷缩绝缘管尺寸。

(5)核对接线端子是否匹配。

(6)检查恒力弹簧数量是否一致。

(7)分辨绝缘带、半导电带、PVC带、相色带,核对上述材料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说明书一致。

(8)核对砂带规格及数量。

(9)核对铜网、铜编织带是否配齐。

(10)核对硅脂、清洁巾、焊锡丝等说明书上提及的材料是否配齐。

(11)检查绝缘件是否存在划伤、异物、污损等情况。

3.工作结束

(1)图纸、工具器材整理归位。

(2)清理现场,工作结束,离场。

六、技能等级认证标准(评分)

10kV及以下电缆终端安装工艺说明书识读考核评分记录表如表4-8所示。

表4-8 10kV及以下电缆终端安装工艺说明书识读考核评分记录表 QaNCbzR89znFhcpvqnqEYvPCiGGCZBDtbtVkdaorY+ea8c2xJx15teyk6vi7cR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