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够制造芯片的硅,先要进行高度的纯化,也就是将其中的氧原子等杂质原子都挑出去,提取出芯片级别的纯净硅。
芯片级别的纯净硅,又叫半导体硅,大概要纯净到什么程度呢?不少朋友都买过黄金制品吧?现在市面上有一种被称为“四个九”的黄金制品,其被公认为纯金。所谓四个九,就是黄金含量要达到99.99%。
相比之下,半导体硅的纯净度需要达到九个九,也就是99.9999999%。按照这个纯净度标准,平均每十亿个硅原子中只能有一个杂质原子。
这只是入门级别芯片的要求,如果需要制造更高端的芯片,纯净度还要大幅提升,需要达到十一个九,也就是99.999999999%。换算过来就是,一千亿个硅原子中只能有一个杂质原子。
当然,纯净度越高需要的设备成本、环境成本、工艺成本也就越高,相关内容就不在这里展开介绍了,后面还会继续介绍。
那么工业上是如何做到如此高纯净度的呢?想要制备出如此高纯净度的硅,一步到位是很难做到的,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在制造业中,把这些步骤称为工步或工序。
从二氧化硅中提取纯硅,一般是往二氧化硅中加入碳之后加热,让二氧化硅中的氧原子在高温下与碳形成还原反应,从而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这相当于先把硅原子和氧原子进行分离,再经过冷凝之后,就能得到纯净度达到98%~99%的硅。不过这距离半导体硅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因为里面还含有铝、铁等杂质。
然后要加入氯化氢气体,还是通过加热等方法,使硅锭被液化,同时促进其中的铁等杂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不同的氯化物气体。这等于将杂质带了出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提纯,就能初步形成制造半导体的纯硅。
为什么说是初步形成呢?因为这时候纯硅叫多晶硅,意思是它虽然已经是比较纯净的硅了,但是它内部的硅原子排列得散乱且不整齐。如果用这样的硅制作芯片,会让芯片的电子性能较差。
多晶硅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多晶硅的样子
这比较像我们日常见到的铺设高速公路,每一层材料都要通过振动设备将它们尽量铺设均匀,否则等最后铺上沥青时,底层的铺路材料中就会产生杂乱的空隙,后续高速公路通车后,车辆很容易将路面压出各种坑坑洼洼。
半导体同样如此,为了保证芯片的工作稳定,最终用于制造芯片的硅必须是单晶硅,也就是它内部的硅原子要排列得整整齐齐。
单晶硅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单晶硅的样子
这时就进入了芯片制造过程第一个比较神奇的环节:生长出单晶硅硅棒。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工业品也能像农作物一样通过生长制造出来吗?当然可以,而且生长法在工业中并不罕见。比如,制造芯片的基础材料晶圆,用的就是提拉法。提拉法又被称为直拉法,简称CZ法。它是一种直接从多晶硅溶液中拉制出晶体的生长技术。
提拉法的大致做法如下。先将多晶硅在晶圆炉中加热,一直到多晶硅融化成液体。这时需要的温度大于1420℃。
等炉内多晶硅液体的温度变得均匀之后,会有一个单晶硅的晶种被悬吊着慢慢接触溶液的表面。然后晶圆炉会精准地调节晶种周围的温度,使得多晶硅液体开始围绕晶种凝固。此时凝固而成的晶体就是单晶硅硅棒。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感到好奇,这个单晶硅的晶种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它是由专门的晶种生产厂制造的,比如用化学气相法就能够得到高纯净度的单晶硅晶种。只不过这种方法的成本非常高,不能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只能用于制造晶种。是不是很有意思?在工业中,也会像养殖业那样,存在专门的“育种厂”。单晶硅晶种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单晶硅晶种的样子
悬吊着晶种的设备,会与晶圆炉内的温度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以合适的速度向上提拉。而硅棒也就随着晶种的提拉,不断地从熔化的多晶硅液体中生长出来。
随着单晶硅不断凝固,硅棒不断生长,原先多晶硅中的杂质会被再一次分离出来,使得最终硅棒的纯净度再一次得到提升。
晶圆生长炉如下图所示。
»晶圆生长炉
但这个过程非常考验设备的高科技水平。因为晶种提拉的速度越慢,生长出来的硅棒越粗、直径越大。一次性能生长出的单晶硅硅棒直径越大,自然生产效率就会越高,同时成本也会越低。
但这里又会遇到问题,那就是随着硅棒直径的增大,内部的热量传导到外部的速度就会变慢。这样很容易造成硅棒内部冷热不均,硅棒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裂缝等。
因此必须让晶种的提拉速度与炉内的温度控制实现完美的配合。这样才能让硅棒的直径更大,同时保证最终产品的良品率。
随着不断地实践和优化,晶圆的直径从最初的2英寸逐渐发展到6英寸、8英寸。到了现在,市面上常用的晶圆直径是12英寸。
值得高兴的是,我国现在的晶圆制造企业能够制造的晶圆直径已经达到12英寸。当然我国的工业人仍在不断地努力,或许等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生产的晶圆直径能达到18英寸或者更大。
成型的硅棒会被切割,切成薄薄的一片,此时它的名字变成晶圆。它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一片晶圆可以同时制造出多个芯片。同样,直径越大的晶圆能同时制造的芯片数量也就越多,生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
根据各家企业制造的硅棒长短不同,一般能够切割出3000~3500片晶圆。而每片晶圆的厚度也会根据直径的大小不同而不同。晶圆直径越大,也会越厚。比如,直径8英寸的晶圆的厚度为725微米左右,而直径12英寸的晶圆的厚度为775微米左右。
各种芯片就是在如下图所示的晶圆上被制造出来的。
»各种芯片就是在这样的晶圆上被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