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医疗服务面临挑战

我国远程医疗起步相对较晚,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医疗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整合。目前医养结合远程协同医疗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

1.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善

现阶段,我国远程医疗服务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执行标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虽然很多,但是大多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彼此之间不能做到互联互通、互相兼容。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导致下级医院难以抉择,随意申请。而由于各个医院设备型号、检验试剂、实验方法等的差异,导致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以及会诊专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均制约了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

2.信息安全存在的威胁

远程医疗服务将医疗业务与互联网业务有效整合,要求实时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导致信息安全存在多方威胁。目前,这种威胁包括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管理安全,具体体现在业务数据丢失、信息网络瘫痪、终端病毒感染、恶意渗透攻击、医疗信息泄密等。远程医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共享,使数据具有更高的挖掘价值,并且这些信息可能与医保、银行、其他医疗机构或上级卫生部门等的互联互通,势必增大信息安全风险;另外,患者的某些信息、诊疗信息具有商业价值,如若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规范、管理松散,或者因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受利益诱惑等各方面原因,都容易造成患者个人隐私泄露及信息被窃取。而对于医养服务中的老年人来说,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对设备了解不甚透彻,疏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更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综上所述,信息安全系统的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相关法律责任、权利、义务不清晰

我国远程医疗服务目前分为“B-B端”(Business-Business,医疗机构-医疗机构)、“B-C端”(Business-Customer,医疗机构-患者)和“B-B-C端”(Business-Business-Customer,医疗机构-远程医疗企业-患者)等服务方式。各种方式的参与主体不同,主体享有权利和义务不清晰,法律关系复杂,法律责任划分存在一定难度。并且远程医疗本身属于医疗行为,应遵循我国的医疗法律法规,但它又区分于普通的医疗管理,有其管理的特殊性,因此,远程医疗实际上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和法规,否则,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远程医疗事故将比物理空间操作带来的医疗纠纷更难处理。

4.远程医疗服务涉及伦理问题

远程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的个人信息、病例资料、检查检验结果等资料均需上传至网络平台。如果平台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不到位,将会导致患者隐私泄露,损害患者权益并造成极大损失。此外,远程医疗服务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一致性,医患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患者及其家属很难对诊治方案进行充分的了解,患者无法最大限度行使知情权,从而增加医患矛盾的发生概率。 S3t+SrorSK9HmohllPsHgLEOgcgfS3Rx2ZxMsMte034whQozxbrYeaajKDnVieE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