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国实施的远程医学工作多在大中城市医院,但县、乡镇和偏远地区却极少。鉴于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经济与社会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老、少、边、穷等地方由于交通闭塞,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人员资源匮乏,不少疑难杂症都无法进行高效的诊疗。所以在边远及贫困地区建立远程医学工作站,不但可以充分运用城市的医学资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学服务,还可以给基层医务工作者创造培训的机会,对于提升我国的总体技术水平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远程诊疗在促进中国医疗卫生整体环境的改善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而随着中国人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中国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增多,而远程诊疗不但可以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还可以攻克地理条件方面的阻碍,而随着电视电话和互联网在家庭中的广泛应用,远程诊疗也将很快扩展至每户家庭和相应社区,如进行远程心电监护、对传染性或慢性患者实施远程家庭看护、远程医学随访,患者在自己家中或社区也能够实现对疾病的治疗、健康护理等方面的咨询。
从远程医疗的使用范畴综合分析来看,其多样性发展主要体现在:通用性、专业性、小型化及整体化。通用性是指远程医疗系统将应用于电话、卫星等各种通信方法中,既可实现远程问诊又可实现远程教育、远程治疗手术等。专业性是指远程医疗系统将面向医疗保健的某一专业领域实现进一步细分化,如远程放射系统、远程心脏疾病诊断信息系统、远程病理诊断信息系统等。设备小型化发展是指远距离医疗的设备将更加轻便,也更适合于个别病情监测、部队野战需要,如便携心电监护仪、家用妊娠胎心远程检查与监测设备等。整体化是指远程医疗系统和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网络系统一体的发展。伴随互联网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运用远程医学技术进行医疗、教学、科学研究、医疗保健技术咨询、信息交换等服务,对我国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