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健康老龄化中国方案的提出,我们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借鉴国际共识和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部署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走中国特色健康老龄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它符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世界对于中国本土化的制度方案和经验教训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的体现和提升中国话语影响力的重要机遇。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慢性病高发导致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规模的扩大,再加上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思维,我国较早地进入了长期照护需求激增且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时期。在上述背景下,长期照护制度的政策实践严重滞后于实际的社会需求,也制约着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实现。缺乏长期照护制度的专项规划和立法,政策实践仍然停留在制度试点阶段。照护服务体系的建构缺乏整合,服务市场呈现碎片化特征。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项目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

《规划》也进一步指出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①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基本医保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用药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用药纳入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老年人用药负担。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②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地方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

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统筹现有的老年人能力、健康、残疾、照护等相关评估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推动评估结果全国范围内互认、各部门按需使用,作为接受养老服务等的依据。研究制定可满足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需要的国家标准,提供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估工具。推动培育一批综合评估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和规范管理,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服务。

坚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属性。各地要根据特困老年人规模确定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下限,做好规划建设和保运转等工作。在满足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公办养老机构重点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以下统称“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服务。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驻评估管理制度,明确老年人入住条件和排序原则。引导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养老机构优先接收特殊困难老年人、作出特殊贡献的老年人。鼓励地方探索解决无监护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难的问题。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加大现有公办养老机构改造力度,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能力,增设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在满足政策保障对象入住需求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失能老年人入住。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①通过支持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改造、将具备条件的乡镇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综合利用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等方式,因地制宜实现农村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②建设普惠养老服务网络。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建设专业化养老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推动其在长期照护服务标准规范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储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③支持养老机构针对失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引导养老机构立足自身定位,合理延伸服务范围,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支持普惠养老服务发展。①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支持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辟空间用于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地方探索对相邻居住区的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资源整合、统筹利用,统一管理运营。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养老服务,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开展助浴助洁和巡访关爱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服务可及性。④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开发老年健康教育科普教材,通过老年健康宣传周等多种活动,利用多种传播媒介普及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⑤实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和心理关爱行动。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⑥丰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联体管理。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⑦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健全医养结合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数据共享,完善医养结合信息管理系统。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⑧践行积极老龄观,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强化财政资金和金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落实保障。

(郭媛媛 田 慧 崔延泽) QwZV+j9juzKLY2SFbwP8pI+GF+VfmdKOZmChxMKqKA/Kq46/hQKaydV7MMl/OM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