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点:患者的降血糖治疗方案选择须个体化;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使用的禁忌证;特殊人群患者应谨慎选择、调整药物及其剂量;联合用药时应考虑患者的低血糖风险、体重、经济条件和药物可及性等因素。
中度(3b级)和严重肾衰竭或肾功能不全[CrCl<45ml/min或eGFR<45ml/(min·1.73m 2 )];可造成组织缺氧的疾病,如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近期发作的心肌梗死、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可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3a级[CrCl 45~59ml/min或eGFR 45~59ml/(min·1.73m 2 )]患者,起始剂量为500mg或850mg,每日1次;最大剂量为每日1 000mg,分2次服用。
患者的血清氨基转移酶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或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
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起始剂量、维持剂量宜谨慎选择,注意监测肾功能。
国内尚无妊娠期应用二甲双胍的适应证,需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不推荐妊娠期单用二甲双胍,须在胰岛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时低血糖发生风险可能增加。与碘对比剂合用时竞争性通过肾脏排泄,可导致乳酸酸中毒、急性肾功能不全。对eGFR>60ml/(min·1.73m 2 )的患者,在检查前或检查时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至少48小时后且复查肾功能无恶化后可恢复服用;对eGFR在45~59ml/(min·1.73m 2 )的患者,在注射碘对比剂48小时前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至少48小时后且复查肾功能无恶化后可恢复服用。
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体重增加,T2DM的预防,妊娠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月经稀发,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进行辅助生育时引起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T1D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说明书中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此类降血糖药,但大多数临床医师认为在自述有磺胺类过敏史的患者中使用磺脲类药物并不存在交叉过敏的问题。
重度肝损伤(ALT超过8~10倍正常值上限或ALT超过3倍正常值上限且TBIL超过2倍正常值上限)患者禁用磺脲类药物。
格列喹酮可用于慢性肾脏病(CKD)1~3期患者,CKD 4期患者用药的经验有限,CKD 5期患者禁用;格列美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可用于CKD 1~2期患者,CKD 3~5期患者慎用或禁用;格列本脲仅用于CKD 1~2期患者,CKD 3~5期患者禁用。
同时服用水杨酸类、磺胺类、苯氧酸类衍生物(如吉非罗齐)、华法林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升高,宜注意监测血糖。
关注患者是否同时服用同类降血糖药或者含格列本脲的中药制剂,如消渴丸是含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的复方制剂,以避免重复用药。
T1DM。
中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格列奈类药物可与其他降血糖药联合应用,与磺脲类降血糖药联用需慎重。瑞格列奈经肝CYP2C8、3A4代谢,强效CYP2C8抑制剂会增加其在血浆中的暴露量,引起低血糖,吉非罗齐可使瑞格列奈的暴露量增加8.1倍,禁止合用;氯吡格雷可使其暴露量增加3.9~5.1倍,避免合用,若无法避免合用,瑞格列奈的起始剂量为0.5mg/次,最大日剂量为4mg,且合用期间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
T1DM、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2.5倍正常值上限、严重骨质疏松及有骨折病史、膀胱癌。
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2.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禁用。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权衡利弊使用。
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与胰岛素联用时常见体重增加和水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硬化、炎性肠病、结肠溃疡、肠梗阻患者。
肝硬化患者禁用。
阿卡波糖对于CrCl<25ml/min者不推荐使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使用仅有非常有限的临床经验,可25mg/次,每日3次起始,单次最大剂量为体重≤60kg者50mg/次、体重>60kg者100mg/次。
阿卡波糖会影响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两者合用时可能需要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及维格列汀应减量。
孕妇不推荐使用;哺乳期妇女权衡利弊使用。
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与胰岛素和/或胰岛素促泌剂合用时,酌情减少胰岛素和/或胰岛素促泌剂的剂量;沙格列汀与强效CYP3A4/5抑制剂如克拉霉素、伊曲康唑合用时,剂量为2.5mg,每日1次。
对有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和正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在充分考虑基础肾功能的情况下,在治疗方案中可增加达格列净、恩格列净或卡格列净,以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或减缓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eGFR<30ml/(min·1.73m 2 )、终末期肾病及透析患者。
SGLT2抑制剂在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可减量使用,在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45ml/(min·1.73m 2 )]患者中不建议使用。
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议使用。
不推荐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SGLT2抑制剂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用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
利拉鲁肽注射液和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禁用于甲状腺髓样癌史或家族史患者、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2型患者。
艾塞那肽(包括缓释制剂)、利司那肽、度拉糖肽、洛塞那肽对于CrCl<30ml/min者不推荐使用;利拉鲁肽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不推荐使用。
艾塞那肽无研究数据,但考虑到其有限的全身代谢,无须调整剂量;利拉鲁肽的数据有限,慎用。
孕妇不建议使用;哺乳期妇女权衡利弊使用。
长期体重管理。
胰岛素的剂量因患者情况而异,对单次剂量较大且联用多种降血糖药的患者予以关注。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泌剂。
孕妇可使用的胰岛素包括所有人胰岛素(短效、中效和预混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使用人胰岛素无年龄限制,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注意说明书中的年龄差异。如门冬胰岛素可用于2~17岁儿童及青少年的长期血糖控制,赖脯胰岛素在中国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
预混人胰岛素每日1~2次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2~3次皮下注射。
短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可以静脉输注、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泵);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禁止用于静脉输注、胰岛素泵。
糖尿病患者临床常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策略,药师审核处方时须关注药品的单次剂量、日总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用药等方面,对存在明确禁忌证的处方应拒绝调配,对非常规用法或超说明书用药及时与医师沟通。
(姜微哲、梅丹撰写,唐彦、杜小莉、《共识》专家组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