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的评定是认知康复治疗的基础,其目的在于明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确定认知功能障碍对作业活动的影响,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评价康复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认知功能评定的方法主要分为“以表现为基础”的评估和“以障碍为基础”的评估。
第一种评估的方法:使用“以表现为基础”的评估,关注活动、参与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测量,体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首先可以使用加拿大作业表现测量(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COPM)或通过面谈了解患者的意识水平及患者的需求,有时需要与患者的家属或陪护面谈来获取康复的需求;其次作业治疗师在活动分析的基础上(即明确该项作业活动的每个步骤可能需要的认知功能),通过观察患者在实际环境中从事作业活动的表现情况,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哪一领域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程度。表5-2-1介绍了“以表现为基础”的认知评估方法。
表5-2-1 以表现为基础的认知评估方法
第二种评估的方法:使用“以障碍为基础”的评估,关注个人因素的测量。首先治疗师通过详细病史询问和标准化的认知功能筛查从总体上大致检出患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再对初筛出的患者进行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一认知域进行专项评定,如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这些测验通常以“纸笔”测试为特征,是对个人因素的测量,在临床上常被视为治疗效果的指标,但这些测验没有考虑患者的作业需求以及实际的作业表现,脱离“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建议,康复小组进行早期认知功能筛查是十分必要的。筛查量表可以从总体上大致检出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不能为特异性诊断提供依据,即不能通过筛查或仅依靠筛查来诊断患者存在哪一种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通过筛查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为患者进行进一步详细、深入的检查与评估。筛查类的评定简便易行,甚至可在床边进行,耗时短,一般在20min左右。临床常用的认知筛查量表包括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等。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是由Folstein等人于1975年编制,能全面、准确、快速地反映受试者的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是使用最广泛的认知功能缺损筛查工具之一,是痴呆筛查的首选量表。临床多用于65岁以上疑有认知功能缺损的老年人(包括正常人及各类精神病患者)的智力状态及认知功能缺损程度的检查及诊断。该量表简单易行,便于大型筛查。
需准备的物品包括一支铅笔、一块手表、一张白纸和两张卡片,一张上面用较大字体清晰打印“请闭上你的眼睛”,另一张用于临摹图案。
该量表包括以下7个方面: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功能、视空间。MMSE共19个项目,分为30个小项,每个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回答“不知道”得0分,量表总分范围为0~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轻度为21~26分,中度为10~20分,重度为0~9分。不同的教育程度,评判为痴呆的标准是不同的:文盲≤17分,小学文化程度≤20分,中学文化程度(包括中专)≤22分,大学(包括大专)程度≤24分。完成MMSE需耗时约5~10min。目前,MMSE中文版有多个版本,较流行的版本有北京版、粤语版、上海版等。表5-2-2显示了MMSE上海版的具体内容。
表5-2-2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
(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评估。
(2)确定受试者是否需要眼镜、助听器等,评估物品事先准备齐全。
(3)评估者先简要介绍评估的内容,多鼓励受试者,评估者的态度要随和,与受试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4)评估者使用统一的指导语,避免超过规定内容的暗示。
(5)每个评估项目只允许尝试1次。
(6)受测者的反应不正确,评估者应开始下一个项目的评估。
(7)给予受试者的反馈应当是中性的,而且通常不应当指出受试者的反应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若受试者特意询问自己是否做对了,评估者可以给予反馈。
(8)项目11只允许评估者讲一遍,不要求受试者按物品顺序回答。如第一遍有错误,先记分;然后,再告诉受试者错在哪里,并再请他回忆,直至正确,但最多只能学习5次。
(9)项目12为临床上常用的,同时检测受试者的注意力和计算力,因此评估者不得重复受试者的答案,也不允许用笔算。
(10)项目17的操作要求次序准确。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是2004年由加拿大学者Nasreddine等根据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最常受损的认知领域研制而成,英文最终版于2004年修订完成,并正式投入临床使用。MoCA是一个快速筛查MCI的评估工具,也是一种预测MCI发展成为痴呆的有效工具。
MoCA评定了许多不同的认知领域,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等8个认知领域,通过11个项目进行评估,完成评估需时约10min,总分30分。该量表目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MoCA的划界分有差异,中文版MoCA多以26分作为分界线,≥26分属于认知正常,<26分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若受试者受教育年限≤12年,应在得分基础上加1分,但总分不能超过30分。目前,MoCA中文版有多个版本,较流行的版本有北京版、北京-广州版(普通话版)、长沙版、福州版、粤语版、香港版和台湾版,每个版本均附有标准化的使用与评分指导手册。图5-2-1以福州版为例来说明该量表的具体内容。
图5-2-1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福州版(MoCA)
MoCA量表较MMSE量表而言,涵盖的认知领域更加全面(表5-2-3)。不需要额外的评估工具、节约人力和财力。对于MCI的筛查,MoCA相对于MMSE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尤其是早期发现MMSE测试结果为正常的MCI患者,对于其早期干预、预防或延缓发展成为痴呆起着重要作用。
表5-2-3 MoCA量表与MMSE量表的比较
(1)评估时需排除周围的干扰因素,在安静环境下进行。
(2)受试者肢体活动障碍、听力或视力缺陷、心理因素等影响评估结果的,应予以重视。
(3)评估者读单词或数字时的语速为每秒1个。
(4)受试者需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因此在文盲人群中的使用有局限性。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是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和洛文斯顿康复中心的专家们提出的,专为作业治疗师设计,用于评估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以及确定患者能否执行日常功能性任务。LOTCA目前有三个版本,第一版(LOTCA)、第二版(LOTCA-Ⅱ)、动态版(DLOTCA)。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该评估方法重视指导评估后的治疗,能与治疗密切结合。
LOTCA-Ⅱ是目前较常用的版本,包括6个领域:定向力、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和思维运作。总共26项评测。通过评定后即可了解患者每个领域的认知功能情况。具体评估内容及评分可见表5-2-4。
表5-2-4 LOTCA-Ⅱ评估内容及评分
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一个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忽略或抑制无关刺激的能力。注意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其他认知功能(如记忆和执行)的基础,与皮质觉醒程度有关。
注意有5个维度,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转移性和注意的分配性,分别代表注意的不同特征。
范围特征,是在同一个时间内一个人所能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正常人:8~9个黑色圆点;4~6个无关系的外文字母;3~4个几何圆形。
强度特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的程度。
时间特征,注意力在某一对象上保持的时间长短。
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外一个对象上。
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的对象。
注意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觉醒状态低下、注意范围缩小、持续性注意障碍、选择性注意障碍、转移性注意障碍、分配性注意障碍等。表5-2-5详细说明了各类注意障碍的表现。
表5-2-5 注意障碍的分类及表现
觉醒水平与网状结构的功能有关。觉醒状态低下表现为患者对痛、触、视、听,以及言语等刺激的反应时间延迟,即不能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评定方法通常采用反应时评测。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作用于机体到机体做出明显的反应所需的时间。测试可选择听觉或视觉等某一项单一的刺激,评测须预先向受试者交代采用何种刺激以及如何尽可能快速地做出相应反应。评测时,用计时器记录从刺激呈现到受试者的反应开始时的时间间隔。
数字广度测试是评估注意广度的常用评估方法,尤其是倒背数字广度。数字广度测试是受试者根据评估者的要求正向复述或逆向复述逐渐延长的数字串的评估方法。通常以2位数开始,同一水平的测试,若答对一题,便可跳到下一水平的测试;若答错,需要再问同一水平的下一题,答对得1分。一个水平的评测通过后进入下一个水平的评测。如果同一水平的两组数字评测均答错,则评估结束,数字广度测试结果取最后通过的数字串水平。评测时,评估者以每秒1位数的速度说出一组数字,切忌成串地将数字脱口而出。正向数字广度测试要求受试者按照评估者所给予的数字顺序进行复述,逆向数字广度要求受试者从后向前复述评估者给予的一组数字。正常人正向数字广度为7±2,逆向数字广度通常比正向少一位,即6±2,数字广度与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表5-2-6举例说明了逆向数字广度测试方法。
表5-2-6 逆向数字广度测试
在开始测验前,评估者事先规定特定的目标物,然后给受试者一张整齐排列的混有少量目标物的同类非目标物表,要求受试者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划去目标物。材料可以是数字、英文字母、几何图形、符号等。例如要求受试者划去下列数字表中的“3”:
2640596093483711958042713514463799543023668431
8936181506839511388943469247682781043225210832
划消测验可以分为限定工作量和限定时间两种,前者是指完成相同工作量时所需要的时间,后者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评估结果详细记录划销时间、正确划消数、错误划消数、遗漏划消数等。
包括有两个类型,分别为A型和B型。A型,在一张纸上印有25小圆圈,圆圈里随机标有数字1~25,没有规律地散乱分布在纸张上,要求受试者快速且准确地按照1、2、3一直到25的顺序把它们连接起来,不能跳隔数字(图5-2-2)。B型,在一张纸上印有25小圆圈,13个小圆圈里随机标有数字1~13,另外12个小圆圈里随机标有英文字母A~L,要求受试者快速准确地按照数字和字母交叉的顺序连接起来,如1连A、A连2、2连B,一直连到13为止(图5-2-3)。通常,测试注意力的持久性选用A型;B型用于评估注意转移性和执行功能。
评估者为受试者指出起始1所在,然后开始计时。连线过程中,只有受试者将线连接到错误的目标时,才划叉提示出错;如果受试者自己发现出错,中途取消或者转移方向连接到正确的目标,则不算其出错。受试者有三次被提醒及复习规则的机会,三次错误之后,只提示出错,不再复习规则。评估者记录完成的时间,提示的次数,错误的次数及类型。
图5-2-2 连线测验A型
图5-2-3 连线测验B型
在60s内评测者以每秒一个字的速度念出无规则排列的字母,其中有10个为指定的同一个字母(以B为例),要求受试者在听到该字母时举手示意。
FGJHDBABEDFXBLKMBIYUYTBRWFXZBUOLBBRAQFGHEBTSTSBRQIPGSRASZTYE
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①漏掉:没有示意目标字母;②失误:把非目标字母当作目标字母示意出;③保持失误:目标字母的下一个虽是非目标字母,受试者却不能停止举手示意。
连续减7测试可以采用MMSE的第12项进行。倒数1年中的12个月或者1个星期的7天也可作为评测注意保持能力的较好方法。
可采用删字测验。评估者在纸上无规律排列着36个字母,其中有10个大写字母,其他均是小写,字母和字母之间大多是空一格间隔,只有4个地方是空两个间隔。测试内容举例如下:
DfhkYPtEazvmOysBNklctJfScwxrguebMbia
测验A是将大写字母划掉,测验B是将大写字母和空两个间隔的前面的一个字母划掉。评估者记录时间、正确反应次数、错误反应次数、漏掉的次数等。
可采用听运动评测法,评测者将5种类似音以不规则形式排列,如“啪、哒、呀、哈、啦”等5个类似音,并以每秒一个音节的速度读出,要求每分钟有10个目标音,共测5min,算出正确回答率和命中率,与正常人进行对照。计算方法是:正答率=正答数/50,命中率=正答率/总反应数。
记忆功能是人脑的基本认知功能之一。记忆是指能记住经历过的事物,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或记住将来要实现的活动或意图(即前瞻性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和提取过程。根据记忆的方式和时间,可以将记忆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根据其记忆的编码方式,将其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根据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将记忆的过程分为以下这几个步骤:输入、编码、搜索、提取(图5-2-4)。
图5-2-4 记忆的过程
记忆力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估时应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外界干扰,以排除注意力障碍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以下从记忆时间的长短来阐述评估的方法。
常用评测方法包括数字广度测验、词语复述测验。
数字广度测验包括数字顺背和数字倒背测验,评测方法同注意障碍评定中的正向和逆向数字距评测。一次重复的数字长度在7范围内为正常,低于5则说明瞬时记忆有缺陷。
词语复述测验时评测者说出4个不相关的词,如排球、兰花、椅子、挖掘机,速度为每秒1个词,随后要求受测者立即复述。正常者能立即说出3~4个词。评测中重复5遍仍未答对者为异常,表明存在瞬时记忆障碍。
短时记忆的评估内容同瞬时记忆,但是在呈现评估内容后停顿30s再要求患者回忆评估中的内容。
长时记忆的评定可分别从情节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等不同侧面进行。
指与个人亲身经历有关的事件及重大公众事件的信息的记忆,涉及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情节记忆障碍是长时记忆障碍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包括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两种类型。前者指回忆不起在伤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后者指回忆不起在伤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评定时从顺行和逆行记忆方面考察患者的再现和再认能力,以发现遗忘的特点。
是指有关常识、概念及语言信息的记忆,包括常识测验、词汇测验、分类测验、物品命名及指物测验等。语义记忆障碍常见于脑部弥漫性损伤,如各类痴呆,以及一些颞叶病变的患者。
又称内隐记忆,即在自动潜意识水平学习有关行为技能、认知技能以及运算法则的能力,是完成自动、技巧性运动的能力,例如骑自行车,打羽毛球等。程序性知识经常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对于程序性记忆障碍的患者,尽管他们能够从基础上重新学习这些技能,但是在他们这样做时通常需要借助有意识地回忆所识的内容(外显性思考)。其结果是,可能永远做不到自动地毫不费力地完成那些在正常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简单运动任务。程序性记忆测验时,只需受测者完成指定的操作,例如开罐头、钉扣子、模仿折纸或简单的魔术技巧等。
目前常用的量表由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临床记忆测验及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法等方法。
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法(Rivermead behavioral memory test,RBMT)是英国牛津Rivermead康复中心于1987年编制的一套行为记忆测验法,这套行为记忆量表与以往临床上常用的记忆量表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它包含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项目。RBMT量表中包括12个分项目:记姓名、记被藏物、记约定、图片再认、路径即时回忆、路径延迟回忆、信封即时回忆、信封延迟回忆、定向、日期、脸部再认、故事即时回忆、故事延迟回忆。
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知能力。定向力障碍是指个体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知能力丧失或认知错误,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及脑器质性精神病伴有意识障碍时。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有定向力障碍不一定有意识障碍,例如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可以出现定向力障碍,而没有意识障碍。
1.时间定向障碍是指患者分不清具体时间,如分不清上午、下午等。
2.地点定向障碍是指患者分不清自己所在的具体地点,如把医院认为是自己的家,把工厂认为是学校。
3.人物定向障碍是指患者分不清周围其他人的身份以及与患者的关系,如把教师认为是医生,把儿子说成是孙子等。
4.自身的定向障碍是指患者对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分不清,如一个76岁的老人,认为自己45岁,一个农民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医生等。
5.双重定向障碍是指患者认为自己同时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一精神分裂症患者,认为自己既在医院,又在工厂。
可采用认知功能筛查量表中的某些项目进行评估,如MMSE、MoCA等。
可以采用以下的问题进行评估:
(1)你现在在哪里?你多大了?你生日是哪天?
(2)你现在在哪里?你现在所在的医院在哪里?你家住在哪里?
(3)今天的日期(要求说出年月日)?今天星期几?现在的时间(被检者不允许看表)?
患者在上述定向力评定中回答不准确,则表明有定向力障碍。但患者可能仅表现出某一方面的定向力障碍,如时间定向障碍或者地点定向障碍。
在虚拟或真实环境中进行,如要求受试者描述地图,或根据信息绘制地图等。
执行功能是人独立完成有目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所必需的一组技能,包含基本认知过程,例如注意控制、不适当反应(行为)的抑制、任务启动与控制、工作记忆和灵活性,以及高级认知功能,如计划、推理和解决问题等。这些都是复杂的神经心理过程,同时也是基础认知功能的统和与相互作用的结果,最易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执行功能的评估结果对患者回归社会及职业的预后判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执行功能是更高一级的脑功能,对注意力、记忆力和运动技能等都会产生影响,并以这些基本能力统和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很难对执行功能做直接的评估,而往往是通过对其他功能的综合评测来反映执行功能的水平。
对可疑有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排除其肢体运动障碍的前提下,可要求其实际演示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例如刷牙、洗脸、梳头、吃饭等,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反复进行片段动作的情况。持续状态和不能完成序列动作均为异常反应。
该测验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客观的神经心理学评测,目前广泛应用于评测大脑额叶的执行功能。临床常用于评定受测者的抽象概括、注意力、工作记忆、视觉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是较为全面的评定。此测验可以较为客观、综合地反映受测者的认知功能。该测验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正常人群或各种心身疾患者。
还可以应用下列一些简单的测验,以评定患者各个方面的执行功能:
这类评测要求患者按要求或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变换2~3种简单动作,以测验患者是否具有适当的反应抑制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表现通常是不能根据不同的刺激来变换应答,而是持续同一个动作,是额叶损伤的典型表现。
要求患者注意评测者的动作,并完成相应动作,共做10遍。可选择下列试验中的任意一项来进行:
当评测者举起两个手指时,患者举起一个手指;当评测者举起一个手指时,患者举起两个手指。
评测者敲击一下桌底面(以避免视觉提示),患者举起一个手指;评测者敲击两下,则患者不动。
完全模仿评测者的动作,或反复持续一个动作均提示患者缺乏适当的反应抑制,不能按不同的刺激来变换应答。
可以采取以下动作进行评测:
要求患者连续做三个动作,即握拳→把手的尺侧缘放在桌面上→手掌朝下平放在桌面上,即握拳→切→拍。
评测者示范动作要求,即同时完成一手握拳,另一只手五指伸展,然后两手动作交换,连续进行。
问题解决能力或行为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抽象概念形成能力的具体表现。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要求个体具有对实际情况(问题)的分析能力,具体包括判断力、计算力以及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际操作具体方案。因此,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评测应包括判断力评测、计算力评测、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测验和推理测验等。
可以采用以下问题进行测验。如:一年有几个月?一斤鸡蛋大约有几个?为什么冬天人们常穿深色衣服,而夏天多穿浅色衣服?
计算力可以通过检测其数字计算的准确性来做出评定,主要包括:
1)心算:
进行简单的个位数加、减、乘、除或较为复杂的计算,如两位数的加减法等。
2)笔算:
受测者通过笔算进行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乘、除等。
1)言语推理:
言语推理测验评估的是个人合乎逻辑地运用词语的能力。本测验的题目涉及对词汇、类属关系以及词语间关系的理解,测量个体感知和理解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观点的能力。
2)非言语推理(系列概念的完成):
非语言推理可采用数字推理、字母推理或图形推理。①数字推理:数字推理能力测验评价的是个人合乎逻辑和理性地使用数字的能力。测验题目测评包含对诸如数列、数字转换、数字间关系的理解以及进行数字计算的能力。②字母推理:字母推理与数字推理类似,列出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若干字母或字母串,请评测这串字母并在制定的空格处填写适当的字母。如:AZ、BY、CX、D_、EV,等。③图形推理:应用较广泛的图形推理测验有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瑞文推理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