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感觉功能的评定

感觉是运动的基础,不仅影响活动功能,也影响活动技巧的组织,从而影响作业活动如日常生活活动、娱乐、职业等的参与。作业治疗师对于感觉功能的评估,一方面要评估感觉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评估感觉障碍对作业活动造成的影响。

一、浅感觉评定

浅感觉的评定包括对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的评定。

(一)轻触觉-深压觉评定

轻触觉是由浅表的皮肤感受器感知,而压力(或更深的接触)是通过皮下及深层组织的感受器感知的。轻触觉对于精细辨别性的手部功能很重要,而深层压觉作为一种保护性感觉也是必不可少的。轻触觉评定采用Semmes-Weinstein单丝法,简称SW单丝法。单丝为粗细不同的一组笔直的尼龙丝,共有20种规格(见图3-2-1),每种不同规格的意义,测试前与患者约定,当手指有触感时告知评测者,为避免测量时受测试手移动,可让患者将手背置于橡皮泥上,用纸张或者其他物品遮挡其视野,评定者手持数值最小的单丝开始测试,使丝垂直作用在其手指掌面皮肤上,用力大小以单丝刚好弯曲为主,施加在皮肤上1~1.5s,提起单丝1~1.5s。用1.65~4.08号丝时,每号进行3次;当丝已弯而患者仍无感觉时换较大一号再试,直到连续两次丝刚弯曲即有感觉为止,记下该号码,然后查表(见表3-2-1);用4.17~6.65号单丝时仅需测试1次。

图3-2-1 单丝测试

表3-2-1 Semmes-Weinstein单丝法测试评分标准

* 1g=9.81×10 -3 N

(二)痛觉

痛觉是伴随真正或潜在细胞损害的不愉快感受或感知经历,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且原因是多维度的。评定痛觉时让患者闭眼,先用灭菌曲别针在健侧肢体让患者感受正常的刺激感觉及评估引起痛觉所需的压力;然后在患侧肢体用相同的压力,随机交替转换评估工具的“钝端”及“尖端”,保证每个评估点至少有一次应用“钝端”及“尖端”,让受测者在被施压后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或消失、感觉过敏)及部位。

需注意,对于痛觉障碍者评测应从感觉障碍部位逐渐移向正常部位;对痛觉过敏者评测要从正常部位逐渐移向障碍部位。

(三)温度觉

测试温度觉时让患者闭眼,用装有冷水(5~10℃)和热水(40~45℃)的两支试管交替随意地接触测试处的皮肤,间隔时间为2~3s,让受测者回答“冷”或“热”。需注意,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评测时需两侧对比进行。

二、深感觉评定

深感觉评定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等。

(一)位置觉

评测时让受测者闭目,将其一侧肢体摆放在某个位置让其说出位置,或把正常肢体摆放在与患侧肢体相同的位置上。当受测者回答正确或者正常肢体与患侧肢体所放置的位置相同时表明位置觉正常。

(二)运动觉

运动觉来源于肌肉、肌腱及关节的感受器,可感知关节在空间的位置。

评测时让患者闭目,评测者抓住受测者的肘关节、腕关节、手指的侧面(图3-2-2)做轻微的被动伸展或屈曲的动作(约5°),让受测者回答该部位的活动是在“向上”或者“向下”,或使用对侧肢体进行模仿。

图3-2-2 运动觉评定

(三)震动觉

评测时让患者闭目,评测者分别将震动中的128~256cps音叉柄放置在受测者的骨隆起处,如胸骨、锁骨、肩峰、尺骨茎突、鹰嘴、桡骨小头、内外踝、髂嵴、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及内外踝等。询问受测者有无震动感,震动感持续的时间,并注意两侧对比。

三、复合感觉评定

(一)两点辨别觉

两点辨别觉是身体能够辨别的两点间最小距离。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辨别觉有所差别,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评测两点辨别觉时应注意两侧对比进行。两点辨别觉分为静态两点辨别觉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在神经修复后恢复过程中通常动态两点辨别觉比静态两点辨别觉恢复早,是恢复或功能进步较早出现的指征。

1.静态两点辨别觉评测

这里介绍Weber手指两点辨别觉测试。测试在手指掌面从相距10mm的随机2个点或者1个点开始,逐步缩小和扩大,由远到近进行,每个手指测试3次(图3-2-3),要求受测者在3~5s内说出是“一点”还是“两点”,有2次以上回答正确,再缩小两点间的距离继续评测。Weber-Moberg静态两点辨别觉评定标准见表3-2-2。

图3-2-3 静态两点辨别觉评定

2.动态两点辨别觉测试

手指的动态两点辨别觉测试从远端指节相距5mm或8mm的点开始,随机选择1~2个点,从近端至远端沿长轴平行移动,施加的压力以刚感受到刺激即可。如果受测者回答正确,继续换小的距离,直至找到最短的距离。评分:①患者正确回答的次数为2/3、4/7或7/10次为正确。②常模:4~60岁动态两点辨别觉为2~4mm,大于60岁动态两点辨别觉为4~6mm。

表3-2-2 手部掌侧Weber-Moberg静态两点辨别觉评定标准

(二)皮肤定位觉

皮肤定位觉是指利用触觉定位的能力。神经损伤后通过测试皮肤定位觉可获取受测者的基线水平及了解功能预后。

测试时让受测者闭眼,用受测者能准确感受到单丝等尖锐物体触碰测试区域的中心,然后让其睁开眼睛,用示指指向刚刚感受到刺激的位置。身体不同部位的敏感度有所不同,通常手部的误差<3.5mm,躯干<1cm。

(三)实体觉

实体觉是手对实体物品的大小、形状、性质的识别能力,属于手指的精细感觉。人们凭借实体觉可以通过触及分辨物品而无需用视觉。评测实体觉常用Moberg拾物试验(Moberg pick up test)和Dellon实验。

Moberg拾物试验是在桌子上放一个约12cm×15cm的纸盒,在纸盒旁放螺母、回形针、硬币、别针、尖头螺丝、钥匙、铁垫圈、约5cm×2.5cm的双层绒布块、直径2.5cm左右的绒布制棋子或绒布包裹的圆钮等9种物体,让接受评测者用尽量快的速度每次一件地将桌面上的物品拾到纸盒内。先用患手在睁眼的情况下捡一次,再在闭眼的情况下捡一次;然后评测健手,方法和程序与患侧相同。记录每次捡完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在拾物时用了哪几根手指?用何种捏法?Omer测定正常睁眼下拾完9种物品需10s左右。当把物品放在纸盒的近身体侧20cm×15cm的范围内时,在睁眼的情况下利手需要7~10s,非利手需8~11s;在闭眼情况下利手需13~17s,非利手需14~18s。

Dellon认为Moberg所选物体的质地和温度不均一,改用以下12种物品进行评测:螺母、螺栓、回形针、大中小号硬币、别针、尖头螺丝、钥匙、大小垫圈、四角铁垫圈等。据测定,在睁眼情况下,利手拾物需9~13s,非利手拾完需10~14s;在闭眼的情况下,利手拾完需26~30s,非利手拾完需27~32s。同时需记录在300s内闭目拾起并叫出名字的物品的数量及名称。

两个试验中,将患手的结果和健手的比较即可看出差别,若双手均有疾患时,可参考正常人的数值。

四、感觉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

1.安静的环境,检查工具性能良好。

2.评测者稳定及标准的检查技术。

3.向受评测者介绍检查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其充分合作。

4.患者被检查的手部应有良好的支撑以防手部活动影响感觉评定。

5.所有的感觉评定都应遮挡患者的视线,以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

6.预防受评测者过度疲劳,以免其感觉域增高。

7.采取左右侧对比,从感觉缺失部位向正常部位逐渐移行检查,对痛觉过敏的受评测者要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逐渐移行,必要时可多次重复检查。

8.有感觉障碍时需记录障碍的类型、部位和范围。

9.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再进行复合感觉评定。 +X/bypE+91H3ihzJ3y2cJ0vrjUUuXFB2F4pUTZWSUjILlKo36d9mWXewvWyPt34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