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以下的青少年,如果血压大于130 / 80毫米汞柱,就会被认为血压升高。青少年时期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较多。肥胖是导致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特征:如果父母都有高血压,其子女的患病风险较无家族史的孩子要高。研究证实,儿童与青少年患高血压的风险,肥胖人群是正常体重者的6倍;30% ~ 40%的高血压儿童与青少年伴有肥胖问题。部分青少年的血压高,是由于青春期激素分泌变化、学习压力、精神紧张及起居不规律等因素引起,也称为青春性高血压。青春性高血压发生的主要机制包括:
青春发育期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心脏也随着发育,心脏收缩力大大提高,但此时血管发育却落后于心脏,导致血压增高。
青春发育期内分泌腺发育增强,激素分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平衡,产生血压升高现象。
青少年在复习迎考等特定环境下,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失去正常调节,引起小动脉紧张性增强,外周循环阻力增加,亦使血压升高。
吸烟、不规律的生活起居等也可能导致血压的升高。烟草中的尼古丁可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导致血压上升。被动吸烟时,烟雾中的尼古丁可刺激人体交感神经系统,使人心率增快,血压上升。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高血压。
青春性高血压一般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大多数青少年平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有在运动量过大或者过度疲劳时才表现有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