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辨证进行论治,是迄今为止中医学最常用的内治方法。所谓的辨证论治,就是将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患者体质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该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再进行组方治疗。妇产科领域的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均起始于《金匮要略》的“妇人病三篇”。辨证论治基本涵盖了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最大的适用范围;辨病论治则是针对某一类疾病采取的治疗措施,尤其适用于无证可辨、检验指标出现异常的疾病的治疗。
单方是指配伍简单的方剂,经常是两三味药物就组成一张药方;验方是指经过临床证实的效验之方。单方与验方的临床运用,较之于辨证组方,就显得不十分严谨。它们可以是一种脱离辨证的经验用方,也可以借用辨证思维去选取单方验方中比较接近辨证的方剂。
单方验方有时具有很好的疗效,甚至出人意料之外,这是由于其具有药简力宏的作用。所以民间常有“一味单方,气死名医”的说法。
远在战国时期,妇产科领域就已经运用单方验方来治疗疾病了。《五十二病方》载:“女子
,取三岁陈霍(藿),烝(蒸)而取其汁,□而饮之。”这就是当时运用单方验方的佐证。
单方验方基本上适用于妇产科领域的任何一种疾病,是仅次于辨证组方的内治方法。
饮食疗法就是借助于普通饮食物所具有的药理方面的属性,进行治病的一种方法。
饮食疗法远在周代时就已经开始,《周礼》中的“食医”就是主持饮食疗法的医师。妇产科领域运用饮食疗法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战国时期《胎产书》,称“怀子者,为享(烹)白牡狗首,令独食之,其子美皙,有(又)易出”。
饮食疗法是一种最平和的治疗方法,也是所有治疗方法中最乐于被患者接受的内治方法。
我们常常借助食物的偏性进行治病,因此有必要对饮食作辨证方面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又可以避免副作用。饮食疗法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之外的一种辅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