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肿,与子气相类,但子气在下体,子肿在头面。若子满证,又名为胎水,则在五六月以后,比子气、子肿不同。盖胎大则腹满,遍身浮肿。凡子气、子肿、子满,由脏气本弱,或因泄泻下利,耗伤脾胃,或寒热疟疾,烦渴加饮,湿渍脾胃,使头面手足浮肿也。然水渍于胞,儿未成形,则胎多损坏。故初妊即肿,急宜调治,水去胀消,仍用六君子调补。
所谓子肿者,妊娠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宜健脾利水,全生白术散主之,或用健脾利水汤。如未应,用六君子汤,或加腹皮、车前。又专治肢体如水气之证。亦有用加味五皮汤治子肿之甚者。
所谓子气者,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两足面渐肿至腿膝,或腰以下肿,行步艰难,以致喘闷不宁,饮食不美,似水气状,甚至脚趾间有黄水出者。盖脾主四肢,脾气虚弱不能制水而发肿,肺金少母气滋养而气促满闷,诸书名曰子气,即水气,俗名皱脚。治此病者,先服加味天仙藤散,如不效,则服茯苓汤,再不效,服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若饮食失节,呕吐泄泻,六君子汤,或加炮姜、木香、香附。若脾肺气滞,加味归脾汤,佐以加味逍遥散或紫苏饮。至孕妇八九个月,胫腿俱肿,非水气比,不可以水气治之,反伤正气。凡有此者,必易产,因胞脏中水血俱多,不致胎燥也。
所谓子满者,妊娠至五六个月,胸腹急胀,腹大异常,或遍身浮肿,胸胁不分,气逆不安,小便艰涩,名曰子满,又为胎水不利。若不早治,生子手足软短有疾,甚致胎死腹中,宜服《千金》鲤鱼汤治其水。如脾虚不运,清浊不分,佐以四君、五皮,亦有用束胎饮以治子满证,甚效。
曾有妊娠腹胀,服鲤鱼汤三五剂,大小便皆下恶水,肿消胀去,遂下死胎。此证每因怀孕腹大,终不知胎水之患,即水渍损胎也。
治妊娠面目虚浮,如水肿胀。
白术 一两,土炒 生姜皮 大腹皮 豆汁制净 茯苓皮 陈皮 各五钱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米饮调下。
此方较《澹寮》五皮散稍善,中间惟白术易桑皮,而功用悬殊,诚点铁成金手也。《全书》云:如未应,佐以人参、甘草。
治孕妇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
人参 茯苓 各一钱。一方用皮 白术 土炒 当归 酒洗。各二钱 川芎 大腹皮 黑豆水制净 紫苏 陈皮 各八分 炙草 三分
姜皮一片,水煎服。
治孕妇面目、身体、四肢浮肿者。此胎水泛溢,谓之子肿。《澹寮》五皮散无白术,有陈皮。治病后浮肿,小便不利。
大腹皮 黑豆水制净 桑白皮 炒 生姜皮 茯苓皮 用赤 白术 土炒 加紫苏 连茎叶。各一钱
枣二枚,去核,水煎服。服时以木香磨浓汁三匙入药内。
治孕妇腰脚肿,虚人多有此证。
天仙藤 即青木香藤,洗,略炒 制香附 紫苏 各六分 陈皮 四分 乌药 五分 木香 二分 姜皮 三片
虚人加人参一钱、土炒白术二钱、酒洗当归二钱,或兼服补中益气汤。
治孕妇六七个月以来两足肿大,行步艰难,脚趾间有黄水出,此名子气,人多有之。生子之后,其肿自消。甚者,此汤主之。
白茯苓 白术 土炒 陈皮 制香附 乌药 各一钱 紫苏 连茎叶 炙草 各五分 木瓜 三片 生姜皮引,水煎,空心服。
治孕妇胸腹胀满,或遍身浮肿,小便艰涩,名曰子满。又为胎水不利,或胞中渍水,以致胎死腹中。
白术 五钱,土炒 白茯苓 四钱 当归身 三钱,酒洗 白芍 二钱 鲤鱼 一尾,重二斤,要活的
将鱼去鳞、肠,加橘皮少许或五分、姜七片,用水扣汤煮。取汁一盏半,去鱼,入药四味鱼汁内,煎七分,空心温服。渣再制如前。
如脾胃气虚,当佐以四君、五皮二汤,合煎服之。
治风湿客脾,面目四肢浮肿。兼治胎水。
五加皮 地骨皮 大腹皮 黑豆水制净 茯苓皮 生姜皮 各等分
水煎服,每服三钱。
治孕妇至七八个月,其胎长大,腹大胀满,逼迫子户,坐卧不安,谓之子满。
白术 土炒 黄芩 酒炒 苏叶 各一钱五分 枳壳 麸炒 大腹皮 黑豆水制净。各一钱 砂仁 五分,连壳略炒 炙草 三分
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予谓,苏叶当易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