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身体状况评估

一、老年综合征与老年综合评估

从生物学受孕到生理性死亡,每个人都会经历由幼小到强壮、由强壮到衰老、由衰老到死亡的自然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我们的身体逐渐开启衰老的进程,开始罹患一些慢性疾病,出现体力、智力的下降,逐渐需要他人的照护。《礼记·月令》中“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形象地描绘出对年迈衰老之人提供照护。

1.老年综合征

在健康领域,一些对老年人造成极大困扰的问题,往往由于症状不典型,专科医生难以通过特定的疾病合理解释。比如老年人常向医生描述自己越来越没有力气,没有胃口,容易便秘,人越来越消瘦,听力和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不愿意外出活动,精神越来越差,经常出现头晕、失眠和反复跌倒,这些症状有时很难确定究竟是哪个系统或器官发生了病变,却极大损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能力。这些问题其实有一个名称,叫“老年综合征”。

在多种致病因素或疾病下,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跌倒、慢性疼痛、睡眠障碍、听力和视力障碍、认知障碍、焦虑抑郁、尿失禁、便秘等问题会随之而来,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缩短预期寿命,这一症候群被统称为老年综合征。总体来说,年龄越大,越容易罹患各种老年综合征。除遗传因素外,家庭和社会环境、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都是影响因素。老年综合征是一种患病信号,是先于疾病的更早期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诊疗。

2.如何识别老年综合征

传统医学大多限于对单系统、单器官疾病进行评估,难以从整体上发现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这种情况下,只有对老年人的体能、疾病、认知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深入了解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功能状态,才能为维护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这种全方位的评估称为“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综合评估是一个对老年人多方面身体功能进行鉴定的过程,需要一个包含老年科医生、老年科护士、营养师、康复师、药师、精神心理师、社工以及老年人照护者在内的团队。通过对衰弱、肌少症、跌倒、营养不良等多方面评估,尽早发现临床上可能被忽视的老年综合征,及早制订和启动干预计划,最大限度地提升老年人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衰弱评估

衰弱作为医学术语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用以描述老年人的一种非健康也非残疾的状态。当前,衰弱被定义为因生理储备降低,抗应激能力和维持自身稳态能力下降的一种非特异性状态。通俗来讲,衰弱的人好比一只“纸糊的船”,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经受各种外来打击(比如感染、跌倒、手术等)的能力很差,一旦某个脏器出现问题,就会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一样,发生一连串的健康连锁反应。

1.衰弱综合征

有些老年人以前身体一直挺好的,慢慢地感觉体力大不如前,仅仅是经历一次小小的感冒,就发现全身乏力感明显加重,感冒虽然好了,但身体的状态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以前一口气可以上三层楼,可现在爬一层楼就会双腿无力、气短,胃口也越来越差,人也明显消瘦了。到医院内科和肿瘤科就诊,做了不少检查,并没有发现心、肺等脏器有什么特别的问题。那么,这位老年人到底怎么了?其实,从老年医学角度来讲,这个老年人患了“衰弱综合征”。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衰弱的总体患病率为9.9%,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老年人衰弱患病率高达26%;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农村人口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当衰弱老年人遇到急性疾病、精神创伤等状况,往往住院周期长、反复住院,照护依赖度高,失能或死亡的发生率高。

2.如何识别衰弱

衰弱的人往往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临床表现:疲劳、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反复感染、运动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谵妄以及波动性失能等。使用合理的衰弱筛查和评估工具对衰弱目标人群进行识别非常重要。所有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或最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出现体重下降(≥5%)的人都应进行衰弱筛查和评估。

临床上衰弱评估工具多采用Fried衰弱表型和Rockwood的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适用于医院和养老机构,评估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完成。国际老年营养和保健学会提出的FRAIL量表,评估方法较为简易,更适合快速评估。FRAIL量表涉及5个方面:疲劳感、阻力感、自由活动下降、共病和体重下降。具备5条中的3条及以上即诊断为衰弱,不足3条为衰弱前期,0条为无衰弱健壮老年人(表1)。

表1 FRAIL量表

3.如何预防或干预衰弱

在“防”与“治”中,我们强调防胜于治、早优于晚。无论是预防还是干预,都可以从运动锻炼、营养干预、共病管理、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耐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衰弱状态的有效措施;补充富含亮氨酸的必需氨基酸混合物可以增加肌肉容量改善衰弱状态,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下肢力量和功能;积极管理老年人的现患共病、纠正不恰当用药、避免过度医疗对改善衰弱具有肯定的效果;对衰弱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和多学科团队综合管理,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使老年人获益。

总之,衰弱是一个复杂且包含很多方面的问题,当您怀疑自己出现衰弱征象时,不妨就诊老年医学科进行一套综合评估,让专业的老年医学团队为您分析并制定全面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三、肌少症评估

肌肉骨骼系统对人体体位的保持、完成各种运动、保护重要脏器以及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共有639块肌肉,按照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其中,骨骼肌是体内数量最多的组织,大约占体重的40%,与躯体功能关系十分密切。健身爱好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锻炼的就是骨骼肌。

1.肌少症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家中的老年人或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肌肉越来越松弛?人越来越瘦?走路的速度变慢了?容易跌倒?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其实,这时也许出现了一个“隐形杀手”——肌少症。

肌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肉减少症”,源自希腊语,1989年被首次命名,指与年龄相关的肌肉减少,同时还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人体的肌肉在2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从20~70岁肌肉量的丢失可达40%,老年后的下降速度更快,肌肉力量下降也更明显。肌少症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取决于肌肉减少的速度和程度。当肌肉组织减少20%时,可出现肌肉无力、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肌肉减少30%时,可导致卧床和生活照护依赖程度增加;肌肉减少40%时,机体死亡风险明显增高。肌肉合成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才能完成,特别是作为重要原料的蛋白质,有些人崇尚“老来瘦”,进食少,特别是肉类食品,营养不良是导致肌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运动减少导致肌肉合成的“加工厂”缺失,也会增加肌少症的发生风险。在中老年阶段,做好自我营养和运动管理对预防和减少肌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做好肌少症的筛查,是早发现、早干预的基础。

2.筛查指标

常使用小腿围、SARC-F问卷(表2)或SARCCalF问卷(SARC-F联合小腿围)。

表2 SARC-F问卷

(1)小腿围:

小腿围指双侧小腿的最大周径,可以作为肌肉质量的替代指标。筛查肌少症的小腿围界值为男性<34cm,女性<33cm。

(2)SARC-F问卷:

包含了与老年人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的5项内容,总分≥4分为阳性。

3.评估方法

筛查阳性的患者,需要进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评估。

(1)握力试验:

一般用握力代表肌肉力量,可以使用弹簧式握力器或液压式握力器对握力进行测量,代表握力下降的界值为男性<28kg,女性<18kg。

(2)5次起坐试验:

简单、快捷测试躯体功能的方法,5次起坐时间≥12秒代表躯体功能受损。如果出现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任意一项受损,则可以诊断为肌少症可能。明确肌少症诊断还需要测定骨骼肌质量。

(3)骨骼肌含量测定:

常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和生物电阻抗法(BIA)测定四肢骨骼肌含量,诊断肌少症的界值为:男性<7kg/m2,女性<5.4kg/m2(DEAX);男性<7kg/m2,女性<5.7kg/m 2 (BIA)。如果肌肉含量减少合并肌肉力量下降或躯体功能下降的任意一项,则诊断为肌少症;如果肌肉含量减少合并肌肉力量下降以及躯体功能下降,则诊断为严重肌少症。

四、跌倒评估

跌倒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由跌倒造成的外伤、骨折及其可能带来的卧床、压疮、血栓、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可导致老年人的生活发生巨大转变,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威胁生命。跌倒也被称为65岁以上老年人的“头号杀手”。跌倒是可以预防的,识别跌倒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概率。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跌倒的高危风险呢?

首先,跌倒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讯号,曾经发生过跌倒的老年人再次跌倒的概率比没有跌倒过的老年人高4.6倍,尤其是最近1年内发生过跌倒,要特别引起重视,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预防再次跌倒。

其次,躯体的活动能力也是评估跌倒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一些简单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判断老年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在临床中比较常用。

1.5次起坐试验

测试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方法:老年人坐在高约46cm的无扶手椅子上,双脚着地,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于胸前,以力所能及的速度完成5次连续的起立和坐下动作。如果在10秒内能够完成5次起坐,说明下肢力量和关节活动度较好,如果不能,提示跌倒的风险增加。

起坐试验

2.串联站立试验

测试平衡能力。

方法:分别进行并足、半足、全足站立测试。如果老年人在无人搀扶的情况下每种站姿不能保持独自站立10秒,说明其平衡能力较差,跌倒风险增高。

串联站立试验

3.起立-步行试验

综合反映老年人的平衡、步态以及下肢肌力。

方法:老年人在高约46cm的椅子上坐好,计时开始,老年人从椅子上站起,向前行走3米,然后转身走回原处,再次转身并坐回椅子上,计时结束。行走过程中可以使用拐杖和助步器,但不能搀扶。如果无法在12秒内完成起身、行走、转身走回原处、转身并坐下的整个过程,则跌倒的风险较高。

五、营养不良风险评估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与“吃”相关的就是营养。营养是影响人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决定生命的综合质量。

1.营养不良概念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方面,指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对机体的功能甚至临床结局可以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高龄老年人,营养不足更为常见,危害性更大。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或丢失增加都可以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肌少症,促进衰弱进展,降低独立生活能力。

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据调查,我国住院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高达49.70%,已经发生营养不良的占14.67%。营养不良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感染风险增加,失能比例升高,甚至死亡率增加。

2.如何判断营养不良

(1)初筛:

先通过两个简单的问题来完成初筛,只要符合其中任意一项,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营养筛查。

问题1:与平日相比,是否出现最近6个月内非意愿的体重下降≥10%或最近3个月内体重下降≥5%。

问题2:与日常进食相比,是否出现经口进食的减少。

(2)筛查:

临床常使用的营养筛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微型营养评定法”比较适合社区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筛查,可以利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在家中完成评估,主要涉及以下6个问题(表3)。

将6个问题的得分相加,评分为12~14分,表示处于正常营养状况,只需要定期筛查即可;评分为8~11分,提示有营养不良的风险,若体重没有下降,需要监测体重变化,并每3个月筛查一次,若存在体重下降需要到医院进行营养干预;评分为0~7分,提示已经出现了营养不良,需要到医院进行更加全面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治疗。

表3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李 晶) 6Uadm96RFsFlofdN7t37LfYDPCtKWEnavPjXm4T4bKFrxuT1MNlY5LbETgbHhNy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