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食管癌的早期筛查怎么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食管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治一直受到卫生部门的重视。早期使用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等筛查方法因诊断效能及接受度等问题,已基本被淘汰。目前,最常用的有效筛查方法是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加活检。内镜筛查和对癌前病变的早期干预均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食管癌早诊筛查指南或规范,我国的经验支持在食管癌高发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原卫生部《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建议对食管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有食管癌或胃癌家族史、长期喜欢吃烫食或腌制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者)进行筛查,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见 图6 )。内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金标准,内镜下可以直观地观察食管黏膜的改变,评估癌肿的状态,拍摄或录制病变的影像资料,并可以通过染色放大等方法评估病灶的性质、部位和范围,一步到位地完成筛查和早期的诊断,内镜检查下的所见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但是仍然需要做病理活检,有时候可能出现没取到病理的情况,如果内镜医生或临床医生不放心,仍然怀疑食管恶变,需要反复多次取活检,避免漏诊。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加指示性活检这种组合操作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实用有效的筛查方法。此外,实验室检查、贫血程度和癌胚抗原的检查也是必要的,还需要做腹部B超和胸部CT,评判有没有肝脏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

对于单纯的Barrett食管,推荐3~5年内再次复查胃镜;可疑有不典型增生的话,推荐质子泵抑制剂这一类的抑酸药治疗,并且需要再次复查胃镜用以确定;对于低级别的不典型增生,推荐选择内镜下根除治疗,但1年内再次复查内镜监测也是可接受的策略;对于高级别的不典型增生和黏膜内癌,推荐内镜下切除治疗。45岁以上男性,肥胖且伴有慢性反流疾病,属于食管腺癌的高风险人群,也推荐定期做内镜筛查。

图6 胃镜检查

新的内镜技术如窄带成像技术、共聚焦激光显微镜技术等在食管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仍处于评估阶段。由于食管癌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目前尚缺乏无创的早期筛查手段。

(李少雷) KKCfPKLt8zRj8hyz7fKPxC3VTgoQDIKmEimp5aeWmmb6yAYTBgZCrfbxggSRUe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