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
(1)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95m 2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m 2 ,床间距不少于1.2m。
(2)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3 000m 2 。
(3)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包括患者、康复人员使用的医疗康复建筑;医技部的无障碍设施;住院部患者活动室墙面四周扶手的设置;理疗用房设置扶手;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等。
(1)通用设备: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本专业实际需要配置。
(2)康复设备:基于现代康复医疗的特点,配备满足开展康复医疗业务所需要的康复设备,应该包括以下常用的康复评定设备、康复治疗设备和康复工程设备等:
1)康复评定设备:至少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认知评定、言语及吞咽评定、作业评定等设备,建议配备三维运动分析、肌骨超声等设备。
2)运动治疗设备: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沙袋、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心肺评估系统,建议配备新型设备如康复机器人、情景互动训练设备等。
3)物理因子治疗设备:至少配备电疗(包括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超声波治疗、磁疗、功能性电刺激、深层肌肉刺激仪、传导热治疗、冷疗、牵引治疗、贴扎相关用品等,建议配备体外冲击波等设备。
4)作业治疗设备: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手功能作业训练、模拟职业作业设备,建议配备新型作业治疗设备。
5)认知、言语、吞咽治疗设备:至少配备认知训练、言语治疗、非言语治疗和吞咽治疗设备、吞咽电刺激设备,建议配备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设备。
6)传统康复治疗设备:至少配备针灸、火罐、中药药浴、中药熏蒸等设备。
7)康复工程设备:建议配备临床常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8)水疗设备:建议配备蝶形浴槽、涡流气泡浴槽、步态跑台浴槽等设备。
9)其他特殊康复设备:如产后康复,至少配备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等;肿瘤康复,建议配备淋巴水肿管理相关设备,鼓励配备超声评估设备、电阻抗设备等。
(3)病房:床单元基本装备同三级综合医院。
(4)急救设备:康复治疗室内应配备抢救车、除颤仪、抢救床等常规抢救设备。
(5)有能满足日常诊疗业务需要的其他设备,并满足相关配置要求。
(6)有从事康复医学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的基本设备设施条件。
(7)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其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应达到≥0.8、≥0.6、≥0.4m 2 /床。
(8)行政区域、院内生活、保障系统等的建筑面积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1)至少配备1.4名工作人员/床,1.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床。
(2)至少配备医师0.2名/床(包括临床医师和康复医师)。
(3)至少配备康复治疗师0.3名/床。
(4)至少配备护士0.4名/床。
(1)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总数的15%。
(2)业务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总数的30%。
(4)各业务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师人数不低于总数的50%。
(1)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总数的1.5%。
(2)各专业治疗师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3年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占比不低于总数的20%。
(4)康复治疗技术及相关专业毕业的治疗师总数不低于总数的85%。
(5)本科以上学历的康复治疗师人数不低于康复治疗师总数的60%。
(1)取得康复专科护士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护士总人数的2%。
(2)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总数的1%。
(3)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护士总数的20%。
(4)学历配比合适,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总数的60%。
(5)护士长应当具有3年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建议根据学科发展需求配备心理医师和心理治疗师。
(1)临床科室:
至少设置骨与关节康复、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心脏康复、呼吸康复、中医康复、疼痛康复、听力视力康复、烧伤康复等专业中的6个康复专业科室,以及内科、外科和重症监护室。
(2)治疗科室:
至少设置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治疗科室,建议设置康复工程、心理康复和水疗等科室。
(3)评定科室:
至少设置运动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评定、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心理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听力视力检查、职业能力评定等评定专业中的7个评定室。
(4)医技科室:
至少设置医学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营养科、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5)门诊科室:
各康复专业均应设置本专科门诊科室,有条件的应设门诊康复治疗室。
(1)各专业学术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1~2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具备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
(2)各专业学术骨干(包括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技术骨干)人数应不低于同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5%,原则上学术骨干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技术骨干中级3年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技术骨干本科以上),具有1~2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具备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
(3)各专业学术梯队年龄、技术职务、知识结构合理。
(4)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实习带教能力,所在机构能够承担进修生或实习生不低于10人次/(100床·a)。
(5)应具备足够的康复医疗业务区域引领能力,为下级医院的建设和业务开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1)管理科室设置
1)党建文化科室:
至少设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科、工会、团委、宣传科等科室。
2)业务管理科室:
必须设置医务、护理、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病案(统计)、医保物价等管理科室(部门)。
3)行政管理科室:
至少设医院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信息科等科室。
4)教学科研科室:
有教学科研任务的机构,应设科教科,开展科研、教学及继续教育培训等相关管理工作。医学院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应在科教科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科室设置,分别负责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培训等工作。
5)后勤管理科室:
至少设总务维护、物资采购、器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安全保卫、基本建设等方面后勤管理科室。
(2)管理科室职能
1)党建文化科室:
在党委书记或其他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党建、纪检、工会、团员管理及文化宣传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2)业务管理科室:
在业务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疗安全、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康复治疗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院感管理、病历质控、医保物价监控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3)行政管理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行政工作、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梯队建设、职工职业规划、财务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4)教学科研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教学、实习带教、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科研管理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5)后勤管理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后勤维修、设备管理、器械维修、设备及物资采购、餐饮、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三级综合康复医院作为向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需要建设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要求的,能够保障和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原则上至少包括康复医院章程、康复医疗业务相关制度、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度、康复培训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康复设备管理制度、康复信息化管理制度等。
住院床位总数100张以上。
(1)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85m 2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m 2 ,床间距不少于1.2m。
(2)康复治疗区域总面积不少于800m 2 。
(3)医院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包括患者、康复人员使用的医疗康复建筑;医技部的无障碍设施;住院部患者活动室墙面四周扶手的设置;康复治疗区域用房设置扶手;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等。
(1)通用设备:参照同级综合医院基本设备并结合实际需要配置。
(2)康复设备:基于现代康复医疗的特点,配备满足开展康复医疗业务所需要的康复设备,应包括以下常用的康复评定设备和康复治疗设备等:
1)康复评定设备:至少配备运动功能评定、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作业评定、吞咽功能评定等设备。
2)运动治疗设备: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沙袋、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3)物理因子治疗设备:至少配备电疗(包括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超声波治疗、磁疗、功能性电刺激、传导热治疗、冷疗、功能性牵引治疗等设备。
4)作业治疗设备: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手功能作业等训练设备,建议配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
5)认知、言语、吞咽治疗设备:至少配备认知训练、言语治疗、非言语交流治疗和吞咽治疗等设备。
6)传统康复治疗设备:至少配备针灸、火罐、中药药浴等设备,建议配备中药熏蒸设备。
(3)病房:床单元基本装备同二级综合医院。
(4)急救设备:康复治疗室内应配备抢救车、除颤仪、抢救床等常规抢救设备。
(5)有能满足日常诊疗业务需要的其他设备,并满足相关配置要求。
(6)有从事康复医学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的基本设备设施条件。
(7)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其教学用房建筑面积指标应达到≥0.7、≥0.5、≥0.3m 2 /床。
(8)行政区域、院内生活、保障系统等的建筑面积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1)至少配备1.2名工作人员/床,1.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床。
(2)至少配备医师0.15名/床(包括临床医师和康复医师)。
(3)至少配备康复治疗师0.2名/床。
(4)至少配备护士0.3名/床。
(1)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总数的8%。
(2)业务科室科主任应当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具有5年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总数的20%。
(4)各业务科室医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责任制等医疗核心制度要求。
(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师人数不低于医师总数的25%。
(1)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总数的1%。
(2)各专业治疗师负责人应具有2年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占比不低于总数的15%。
(4)康复治疗技术及相关专业毕业的治疗师总数不低于总数的60%。
(5)本科以上学历的康复治疗师人数不低于总数的30%。
(1)取得康复专科护士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总人数的1%。
(2)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数不低于护士总数的1%。
(3)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护士总数的15%。
(4)学历配比合适,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数不低于总数的40%。
(5)护士长应当具有2年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求配备心理医师和心理治疗师。
(1)临床科室:
至少设置骨与关节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老年康复、听力视力康复、呼吸康复、心脏康复、疼痛康复、传统康复等专业中的4个康复专业科室以及内科、外科,根据医院整体构建要求及病种特点决定是否设置监护室。
(2)治疗科室:
至少设置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治疗科室或具备相应治疗功能。
(3)评定科室:
至少具备运动平衡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吞咽功能评定、作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心肺功能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听力视力检查中的5项功能。
(4)医技科室:
至少设置超声科、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和消毒供应室。
(5)门诊科室:
各康复专业均应设本专科门诊科室,有条件的设门诊康复治疗室。
(1)各专业学术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1~2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
(2)各专业学术骨干(包括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技术骨干)人数应不低于同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原则上学术骨干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技术骨干中级2年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康复治疗、康复护理技术骨干本科以上)。
(3)各专业学术梯队年龄、技术职务、知识结构合理。
(4)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实习带教能力,能够承担进修、实习带教人数不低于5人次/(100床·a)。
(5)具备一定的康复医疗服务区域指导能力,为下级医院的康复医疗业务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1)管理科室设置
1)党建文化科室:
应设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科、工会、团委、宣传科等科室或具备相应职能的科室。
2)业务管理科室:
应设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病案(统计)室、医保办公室等科室(部门)或具备相应职能的科室。
3)行政管理科室:
应设医院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信息科等科室或具备相应职能的科室。
4)教学科研科室:
有教学科研任务的机构,应设科教科,开展科研、教学及继续教育培训等相关管理工作。
5)后勤管理科室:
应设采购科、设备管理科/器械科、总务科、保卫科等科室或具备相应职能的科室。
(2)管理科室职能
1)党建文化科室:
在党委书记或其他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党建、纪检、工会、团员管理及文化宣传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2)业务管理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疗安全、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康复治疗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控制、院感管理、病历质控、医保物价监控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3)行政管理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行政工作、人才引进与培养、人才梯队建设、职工职业规划、财务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4)教学科研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教学、实习带教、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科研管理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5)后勤管理科室: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医院后勤维修、设备管理、器械维修、设备及物资采购、餐饮、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将管理指标量化并纳入临床业务科室绩效管理。
二级综合康复医院作为向区域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需要建设符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的,能够保障和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原则上至少包括康复医疗相关制度、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制度、康复培训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康复设备管理制度、康复信息化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