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误区三
药方“越老”越靠谱

当下很多人都喜欢使用中医药来治疗疾病和日常养生、保健,这足以说明中医药的疗效深受人民群众的认可。但有些人在选择应用中医药治病强身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偏信古方,认为药方“越老”越靠谱。古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治疗的一些疾病,放在当下并非完全合适,金代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指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其本意亦为矫正套用古方之弊,该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反对药方“越老”越靠谱的理由有三点:

一、古今疾病谱之“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能流传千年的经典药方都是好的,但是大家要认识到,古代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多为传染病(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等。随着人类生产力、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今人类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多以慢性疾病为主,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随着古今疾病谱的改变,在疾病治疗方法、方式上发生改变也是必然的,迷信古方容易出现“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局面。而且,经过历代医者的不断实践和创新,中医药有很多新成果,过去解决问题使用的方子有些通过改进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副作用更少。所以,不论经典药方还是新药方,对证才是最重要的。

二、古今中药之“变”

由于众多的历史原因,药物品种的内涵一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方未变而药多变”的特殊发展,造成了古方与药物之间的脱节,产生了药方与用药之间的矛盾。如芍药,后世发展为白芍、赤芍;贝母,明代以前皆统称为贝母,直到清代才正式提出浙贝母、川贝母之名。随着古今中药种类的不断发展,亦会影响到古今疾病的治疗。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味中药到《中华本草》收入的8980味,体现了中药的不断发展。《中华本草》是迄今为止所收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著,代表了我国当代中医药研究最高和最新水平。2019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已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余个县进行调查,累计普查到1.3万多种野生药用资源,药物种类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其中舶来药物对中医药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便在当今常用的约400味中药中,舶来药物也超过了10%。如汉代引入的沉香、丁香、郁金、薏苡仁,唐代引入的胡椒、鹤虱、三棱、莪术、降香,宋代引入的荜茇、荜澄茄、肉豆蔻、白豆蔻、胡黄连,元代引入的西红花,明代引入的番木鳖,清代引入的西洋参,近现代引入的半边莲、水飞蓟等。大量舶来药物的引入,不但丰富了我国的药用资源,也丰富了临床用药经验。由此可见,古今中药不仅有原植物品种、名称及药用部位的改变,还有舶来药物的引入;因此“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不只局限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领域,同时在中药发展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古方经过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改良后疗效更胜古方

从扁鹊到华佗,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载方314首,到唐代药王孙思邈集唐以前的医药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编撰《备急千金药方》与《千金翼方》,前者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000余首,从吴又可到李时珍……他们的千古名气,并非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用古方,相反,他们是在不断创新和补充的。现代科学研究也在促进古方的改进,比如源自宋朝的苏合香丸,今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出药方中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剔除掉了含有汞元素的朱砂,改造为麝香保心丸,使其效果更好的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毒性。此外,相比古方苏合香丸偏重综合保健(具有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的药用价值,由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7种药材配伍组成的麝香保心丸,对心血管疾病症状的改善更具有针对性。可以说,中药的现代化一定离不开发展的眼光,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因此对老药方的迷信,不仅是误解了中药的生命力,也会耽误自己正确用药,影响获取理想的疗效。

西京医院:乔逸 +YsTUWkBHwEd8S0AZOwXqNv3XPYnvDc4hN3KJwaK1xKzoeMPcFRJBIacJ7gVZm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