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外阴瘙痒、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增生性营养不良)。
相关原因:潮湿状态和阴道排出物的刺激。
无确实的病因: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代谢紊乱。
中年妇女、外阴瘙痒,呈对称性,多有“痒-抓”恶性循环。
早期:皮肤颜色暗红或粉红,角化过度部位呈白色。
后期:皮肤厚似皮革,色素增加,正常皮肤的纹理明显突出,皮嵴隆起,呈多数小多角性扁平丘疹,并群集成片,出现苔藓样变,称慢性单纯性苔藓。
如溃疡长期不愈,特别是有结节隆起时,要排除局部癌变。应及早活检确诊。
与白癜风、外阴炎相鉴别。
内科治疗为主。
外阴皮肤清洁干燥,禁用肥皂擦洗,避免用手搔抓患处。不食辛辣和过敏食物。失眠者,用镇静、安眠和抗过敏药物。
采用皮质激素软膏局部治疗。激素软膏导致局部皮肤萎缩,故当瘙痒基本控制后,即停用高效类固醇制剂,改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每天1~2次继续治疗。
癌变仅5%,外科治疗有远期复发。治疗指征为:①有恶变或恶变可能者;②反复内科治疗无效者。
切口周围复发率约50%。
用CO 2 激光、氦氖激光治疗,破坏深达2mm的皮肤层即可消灭异常上皮组织和破坏真皮层内神经末梢,复发率与手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