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生殖器各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一、子宫内膜(基底层、功能层)周期性变化

(1)增生期

1)早期:

第 5~7天。增生与修复开始,1~2mm。

2)中期:

第8~10天。间质水肿、腺体数增多。

3)晚期:

第 11~14天。2~3mm,表面波浪形。

(2)分泌期

1)早期:

第15~19天。内膜腺体更长,屈曲。

2)中期:

第20~23天。内膜锯齿状。细胞糖原溢入腺体,称顶浆分泌。

3)晚期:

第24~28天。厚10mm、海绵状。蜕膜样细胞。

(3)月经期:

第1~4天。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前列腺素活化→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促使组织坏死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

(“增生期”=“排卵前期”;“分泌期”=“排卵后期”)

二、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阴道黏膜(阴道上段)

(1)排卵前,雌激素作用,上皮底层细胞增生→中层与表层细胞。

(2)排卵后,孕激素作用,主要为表层细胞脱落。

2.宫颈黏液(反映卵巢功能)

(1)排卵期黏液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羊齿状结晶)。

(2)黏液网状糖蛋白结构的网眼变大,最适宜精子通过。

(3)孕激素使黏液减少,黏稠而混浊,拉丝易断裂(排列成行的椭圆体)。

3.输卵管

(1)雌激素使上皮纤毛细胞生长、变大,肌层的节律性收缩。

(2)孕激素减少输卵管的收缩频率。

(3)雌、孕激素协同→保证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 JMqXSrBZbfKlidCJbQl4vI8amc2fOdG9Hk3tVeE+ojthm3GKlv1fy3Bco4Gtf1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