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人们自我感觉心脏跳动不舒服的感觉,通常我们形容为心慌。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到心悸,这些属于正常情况。心悸也可见于饮浓茶或咖啡的人。
病理性心悸以患有心脏疾病最多见,如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脏神经症等;其他疾病如贫血、甲亢,服用药物如麻黄碱、咖啡因、氨茶碱、甲状腺片,以及大量吸烟、饮酒均能引起心悸。
取仰卧位或坐立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厥阴俞需要别人帮助按摩。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俞对于调节心脏效果最佳。按摩方法同厥阴俞,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按摩时以双手处于酸痛状态为最佳,指掐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左右手交替进行。
可每日按压2~3次,每次20 秒左右。如果突然心悸很厉害,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刺激少冲穴,咬住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
原料:
党参20g,大枣10枚,陈皮10g。
制作过程:
将党参、大枣、陈皮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即成。
功效:
补气健脾,养血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型心悸。
原料:
阿胶30g,糯米60g。
制作过程:
先将糯米煮粥,临熟时,将阿胶砸成碎末,放入粥内搅匀即可。
功效:
养血和胃,止血润燥。适用于心血不足型心悸。
服用或煮粥时加入以下中药做成食疗粥,可以起到预防和缓解心悸的保健作用。
1)龙眼肉:
可用龙眼肉泡茶喝,或煮粥食用,它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功效。
2)大枣:
可用水煎服,或嚼食,或用煮粥食。大枣是一种天然的补血剂,对各种贫血、体质虚弱的心悸最为适宜。
3)柏子仁:
养心安神,可用10~15g,稍捣烂,煮粥服,可加少许蜂蜜作早、晚餐服食。
4)百合:
选用新鲜百合50~60g,或干百合30g,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对体质虚弱、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脏神经症所致的心悸较为适合。
5)莲子:
莲子粉、龙眼肉各50g,冰糖少许,同米粥一起煮熟服用。
6)麦冬:
煎水代茶饮,或配合沙参等量,一并煎汤饮用。此法适宜手足心发热或夜间盗汗之心悸患者常饮。
7)西洋参:
单以西洋参片5g左右,泡茶常饮。
8)浮小麦:
浮小麦50g,大枣10枚,炙甘草10g,一同煎水代茶饮。此法尤其适宜妇女体虚心悸,或心脏神经症导致的心悸不安者服用,可达到养心安神止心悸的效果。
1.做好情绪管理,注意调节情志,少生气,保持精神乐观。
2.防止过度疲劳,适当注意休息。
3.饮食有节,营养均衡,戒烟限酒,少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少喝浓茶、咖啡或其他含有咖啡因等饮品,少食巧克力。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6.心悸患者应该定期体检,做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如果经过休息和自我调节,心悸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的,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