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

一、临床表现

秋、冬、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高发期,它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人群中,如果出现相似的发热、身痛、乏力和呼吸道症状,就应该警惕流感。

二、保健方法

1.穴位按摩
(1)穴位:

足三里、外关、合谷、大椎、迎香、孔最、曲池、耳穴(神门、风溪、肺、大肠、鼻、咽喉)。

(2)操作方法:

用双手食指按住两侧的迎香穴,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0~50次,以有酸胀感并向额面部放射为宜;取坐位,在其余穴位上,先后用按揉法、捏法进行按摩,用力应均匀、柔和、有力、持久,强度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操作15分钟,每日2次,上、下午各1次。

2.推拿方法
(1)部位:

大肠经、肺经、背部膀胱经及督脉。

(2)操作方法:

患者平躺于床上,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旁,操作者立于左侧,用摩法或揉法,患者感觉皮肤发热即可。

3.药膳养生
(1)黄芪薏米山药粥:

原料:

黄芪30g,薏苡仁50g,山药45g,食盐适量。

制作流程:

将上述中药加入稀粥中共煮10分钟,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

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适合脾胃虚弱,正气不足的人群,如老年人及儿童,用于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病。

(2)葱白汤:

原料:

葱白2根,开水适量。

制作流程:

葱白拍碎,开水适量冲服。每日2次服食。

功效:

疏风通窍。适合流感早期以上呼吸道为主的症状。

(3)葳蕤粥:

原料:

葳蕤10g,粳米50g,开水适量。

制作流程:

葳蕤10g与粳米50g煮粥同食,每日服食2次。

功效: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合热性体质,尤其是阴虚体质的患者,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

(4)玉屏风散:

原料:

黄芪30g,白术15g,防风9g。

制作流程:

黄芪、白术、防风按以上剂量,研磨成粉末状,流感季节来临之前1个月,每日晨起3g,冲水或用蜂蜜调服。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适合表气虚体质人群,作为预防方剂使用;表气虚的人群常表现为自汗,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三、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宜忌。忌生冷、鱼腥、油腻、辛辣之物。

2.减少季节气候影响。春夏之交、秋冬季节转换之时多易感染,体质虚弱注意防护。

3.当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适当运动。

4.增加饮水,多通风,佩戴口罩,防止传染。

5.出现高热及严重的全身症状,需及时就诊。

6.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例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常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减少接触,尽量居家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平时需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TgBRNELaEri3G1wxltzn4ulYYwCBFSqYrknzYLsChX7HH0IjwAuChDDyo3IexiR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