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月正常新生儿维持体重需要50~60kcal/(kg·d);达到体重增长15~30g/d 需要100~120kcal/(kg·d)。
2.生后第1周为60~80kcal/(kg·d),第2周80~100kcal/(kg·d),第3周及以后100~120kcal/(kg·d)。其中基础代谢所需热量约为50kcal/(kg·d)。
3.危重新生儿的能量需求与疾病性质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以往认为危重症患儿的能量需求显著增加,供给不足会导致营养状况恶化,最终导致预后不良。但多种因素有可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能量消耗,如活动减少、积极控制体温、镇痛以及机械通气等。静息能量消耗低于预期接近健康新生儿基线水平。
1.母乳喂养或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之比与人乳(70:30)相似的乳制品的蛋白质需要量约每日1.2g/kg;牛乳喂养的蛋白质需要量增至每日2~3g/kg。
2.蛋白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7%~16%或者2~3g/100kcal可达到有效利用率。蛋白质:能量 =1g:35~43kcal[(2.8~3.1)g:(110~120)kcal]。
3.危重新生儿蛋白质大量消耗是其蛋白代谢的特点。危重新生儿体内蛋白多呈持续分解状态,合成减少。这种适应性反应可以为机体提供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用于组织修复和参与炎症反应。若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导致体重持续下降,肌肉减少,病死率上升。为危重新生儿提供理想的蛋白质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1.脂肪主要用于提供能量,其所供热能占总热量的35%~50%,总需要量为5~7.0g/100kcal。
2.危重新生儿需要合理分配提供能量来源的糖和脂肪的比例。糖的比例过高,代谢过程中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新生儿会增加排出二氧化碳的负担,增加机械通气率或延长机械通气的时间。摄入过多的脂肪可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储存,不增加二氧化碳的负担。
1.新生儿碳水化合物的需要大约为10~30g/(kg·d),其能量占总热量的40%~50%,总需要量为7.5~15g/100kcal。
2.危重新生儿糖代谢的特点是糖生成增加,糖异生保证葡萄糖依赖的组织能量需求。同时,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得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导致高血糖的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均与危重症的预后有关。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和精确的胰岛素的应用来保证血糖的安全。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见表5-1-1。
表5-1-1 新生儿每天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量
续表
母乳的成分很复杂,包括溶脂、酪蛋白的胶状液肽分子、脂肪球的乳剂、脂肪膜和各种活性细胞。母乳喂养不仅能满足新生儿快速生长的需要,而且很多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建立。母乳成分不仅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在一次哺乳过程中或24小时中在动态变化。初乳(生后7天内)中乳清蛋白更多,过渡乳(7~14天)中总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开始下降,乳糖和脂肪增加,成熟乳中(2周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平逐渐下降。
按WHO新生儿营养指南规定,生后第1小时内尽早开始哺乳。新生儿每天喂哺8~12次,按需哺乳。两侧乳房交替哺喂,一侧乳房完全排空后再吸另一侧,至喂饱为止。哺乳时应采取母亲舒适和婴儿安全的位置,母亲紧抱和托住婴儿,使其胸腹紧贴着母亲的胸腹,鼻尖对着乳头。婴儿吸吮时应将大部分的乳晕含在嘴里,避免因只吸吮乳头造成乳头疼痛和皲裂而影响哺乳。
主要包括HIV感染母亲,人类T细胞嗜淋巴细胞的病毒,未完成2周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的母亲。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
(1)配置纸质版母乳喂养政策,供常规交流使用。
(2)培训全部卫生保健人员掌握实施母乳喂养政策的必要技能。
(3)向所有孕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母乳喂养的方法。
(4)产后1小时帮助母亲开始母乳喂养。
(5)给母亲示范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如何维持哺乳,即使母子处于分离状态。
(6)不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提供其他食物和水,除非有医疗必要。
(7)确保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母乳喂养。
(9)不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提供人造奶嘴或安抚奶嘴。
(10)促进组建母乳喂养支持小组,将出院母亲转介给小组,以提供出院后支持。
(1)当母亲不选择母乳喂养(或不选择纯母乳喂养)时,配方奶可作为母乳替代品(或补充)。
(2)因为一些医学禁忌(如某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不能母乳喂养的母乳替代品。
(3)作为母乳量不足的补充,以保证体重增长。应在尝试增加母乳量无效后才用配方奶补充。即使添加了配方奶还应该鼓励母亲继续坚持母乳喂养。
(1)生后第一天每次以30ml为初始乳量,以后可依据新生儿的需求每天增加10ml。
(2)喂奶间隔时间约3小时,配方奶的奶量和间隔时间不必限制过严,夜间可适当延长。
(3)实际哺喂量应按每个新生儿的吸吮、胃容量、体重等具体情况而增减,每天总量以达到营养需要、体重增长为准。
1.母乳不足时,每次先喂母乳,待两侧乳房吸空后再用其他代乳品来补充其不足部分。
2.若不能按时哺乳,先鼓励母亲将乳汁挤出储存,待其离家时先用挤出的母乳哺喂,不足部分用配方奶补充。
3.母亲每日哺乳不应少于3次,次数过少则母乳分泌量会减少。
(丁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