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新生儿发热

新生儿核心体温(肛温)超过37.5℃即为发热。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当环境温度升高或脱水等情况,易出现体温增高。新生儿高热可迅速引起全身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变化,如循环障碍、抽搐等,应及时处理。

【诊断要点】
1.非感染性发热

(1)环境温度过高:

室温或暖箱温度过高并持续,新生儿可出现发热。

(2)脱水:

新生儿脱水热多见于生后2~3天,婴儿进乳量少或水分摄入不足,环境温度常较高或包被较多。

(3)其他:

如中枢病变可由颅内出血、先天畸形及药物引起等。给婴儿光疗或暖箱长时间放在日光直射处,因光线直接照射,给婴儿输热增加可引起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发热。

2.感染性发热

新生儿出生前、后各种感染可引起发热,主要是重症或全身性感染如细菌性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

【治疗要点】
1.新生儿发热

应强调病因治疗,如环境温度过高或脱水引起的发热经病因治疗后,体温很快恢复,常不需要对症处理。

2.感染性发热

应针对不同病原及器官功能病变积极治疗,如婴儿体温过高,超过39℃以上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洗或温水擦浴,水温33~36℃为宜。擦浴部位为头部前额、枕部、颈部、四肢及腋下、腹股沟等。也可用凉水袋置枕部。忌用乙醇浴,慎用退热药,以防止体温骤降。

(高 飞 魏克伦) auKEWf2IBkq+iWI/4YTeeTWTIGn5XFQjeQhZeZUNwCCUSrYr0IwpziAvsKzME+Z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