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胎儿在宫内的体温虽比母亲高0.5℃(37.5~38℃)左右,但刚出生时,离开母体来到比母体温度低下的外界环境,分娩的瞬间以及生后的短时间(1~2小时)内将迅速丢失大量体热。
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体表有羊水,皮肤湿润,经蒸发、辐射、对流等散热方式可迅速丢失大量体热。婴儿出生后立即用温暖的毛巾将羊水拭干并置于辐射式保温床上,或将裸体新生儿置于母亲胸前,用母体温度供新生儿取暖,即袋鼠式护理。
产房温度<21℃时,足月儿生后早期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产房的温度应不低于25℃。
产房保持适宜的环境湿度(50%~60%),以维持婴儿体温稳定。
出生体重<1 500g 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或胎龄<30周的早产儿可于新生儿娩出后立即将其放置在预热的毛毯上,不擦干身体直接将新生儿放入预热的塑料包被内,仅将头部和脐部暴露并立即擦干,然后和辐射保温台联合使用。
早产儿窒息抢救时应重视保暖,但对于出生时有窒息的足月儿来说,近年来有新的观点。脑内温度升高是缺血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局部的代谢率和氧耗,保护线粒体功能,节省能量消耗,抗细胞凋亡,从而延长了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时间窗”。
分为人工手控和伺服控制两种。伺服控制时置传感器于婴儿腹部,根据婴儿体表温度进行调节。使用前应先把温箱预调到合适的范围。
主要应用于新生儿急救,又称抢救台。装有头顶式远红外元件,热聚焦集中在安置婴儿区域内,也分为人工手控和伺服控制两种。
有加热系统可调节床垫表面温度在30~37℃,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和辐射保温床合用,保暖效果更佳。
(高 飞 魏克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