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3-9
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

【病史】

患者蒲某某,女性,33岁,因“停经36 +4 周,发现中央型前置胎盘3 + 月”入院。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年4月30日。停经1 + 月因“血hCG增长缓慢”,予以口服保胎药物(具体用药不详)至孕3个月停用,低分子量肝素6 000IU皮下注射,每天1次,至今未停药。孕12 +3 周建档,定期产前检查。孕24 +4 周彩超示胎盘前置状态,之后多次复查彩超均提示中央型胎盘前置。孕期发现缺铁性贫血,予以补铁纠正贫血,血红蛋白波动在99~107g/L。

11 + 年前患者因“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既往一次孕10周自然流产,一次孕28 + 周因“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行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11 + 年前外院查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此次孕早期查 ANA(+)(均未见报告单),外院给予口服“泼尼松早、晚各1粒”至孕4个月停药,口服“硫酸羟氯喹0.1g,早、晚各1粒”,至今未停药。孕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予以口服“左甲状腺素钠25μg,每天1次”至此次妊娠,按时复查甲状腺功能,后逐渐调整剂量至50μg,每天1次,至今未停药。

入院查体: T 36.9℃,P 100 次 /min,R 20 次 /min,BP 114/78mmHg,内科查体无特殊。宫高32cm,腹围98cm,胎方位横位。无宫缩。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5g/L。产科彩超提示,胎位横位,羊水深度8.0cm,羊水指数24.7cm。脐带胎盘插入口位于胎盘实质内,距胎盘下缘边缘约1.6cm,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MRI示,胎盘主要附着于子宫前下壁,下缘完全覆盖宫颈管内口,前下壁胎盘稍厚;未见确切胎盘植入征象;脐带插入点在宫颈内口上方胎盘边缘;子宫前下壁血管丰富增粗,宫颈周围血管丰富;宫颈管未见缩短或扩张。

【诊治思路】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中央型前置胎盘:

孕期多次彩超及MRI提示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管内口。

(2)胎位横位:

四步触诊及彩超提示胎位横位。

(3)羊水过多:

彩超提示羊水深度8.0cm,羊水指数24.32cm。

(4)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孕前检查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予以口服“左甲状腺素钠25μg,每天1次”至今。

(5)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轻度):

血红蛋白105g/L。

(6)边缘性脐带插入:

彩超及MRI提示脐带插入点在宫颈内口上方胎盘边缘。

(7)G 3 P 1 +1 ,36 +4 周宫内孕,横位,单活胎,待产:

一次孕10周自然流产,一次孕28周因重度ICP、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行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此次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无宫缩。

2.处理

总原则:完成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疗程后,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

前置胎盘的处理参照病例6-2。

(1)治疗经过:

完成术前准备后,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患者随即诉呼吸困难,随后呼之不应,牙关紧闭,血压65/40mmHg,血氧饱和度99%,心率82次/min,给予去氧肾上腺素0.1mg,麻黄碱3mg,1分钟后复测血压92/55mmHg,僵直状态消失,3分钟后意识恢复,无自觉不适。期间血氧饱和度99%,心率82~89次/min,立即行实验室检查(胎儿娩出后5分钟):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计数96×10 9 /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250.88μg/ml;D-二聚体>40.00mg/L,纤维蛋白原 317mg/d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未见异常;血气分析示,细胞外碱剩余-5.6mmol/L,碱剩余-5.1mmol/L,碳酸氢根19.2mmol/L,氧分压95.3mmHg。血栓弹力图及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子宫前壁血窦丰富,胎盘附着面出血较多,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及宫颈内口提拉缝合术,出血控制,估计出血量约1 200ml,补液 2 800ml,尿色淡黄色、清亮,尿量 100ml。

胎儿娩出后36分钟手术结束,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遵嘱动作,心率100~110次/min,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 2 )为 95%~96%(面罩吸氧 98%~99%),BP为 111~128/64~83mmHg,无自觉不适,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腹软,切口敷料干燥,阴道流血少。考虑术中临床表现高度怀疑羊水栓塞,术后持续手术室监测,距上次抽血1小时再次复查以上血液指标(第2次查),并于手术室等待结果,如无异常,拟返回病房或ICU。

术后1小时,患者子宫收缩欠佳,开始出现间断少量阴道流血,HR 118 次 /min,SpO 2 100%,BP 131/79mmHg,R 20 次 /min。持续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转,但仍有间断少量流血,可见血凝块,给予麦角新碱0.2mg肌内注射并持续按摩子宫,适当加快补液速度。第2次血液指标回示: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计数131×10 9 /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999.00μg/ml;D-二聚体>40.00mg/L,纤维蛋白原 62mg/dl,APTT 42.6s,PT 14.7s。立即输入红细胞悬液 4U,纤维蛋白原4g,新鲜冰冻血浆500ml。阴道流血减少,术后2小时阴道流血 700ml,手术累计出血量约 2 200ml,尿量 1 400ml,液体入量 3 100ml。抢救过程中,患者神志清楚,HR 102 次 /min,SpO 2 95%~96%,BP 125/74mmHg,呼吸 24 次 /min,无自觉不适,心肺未闻及异常,宫底脐下2指,质硬,阴道流血少。在产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陪同下转ICU,立即行床旁血气分析示:pH值 7.428,PCO 2 36.1mmHg,PO 2 62.9mmHg,PO 2 /FiO 2 190mmHg,Hb 95g/L,SpO 2 93.3%,钾 3.9mmol/L,钠 143mmol/L,乳酸 2.6mmol/L,BE -0.5mmol/L,[HCO 3 - ]23.8mmol/L。继续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缩宫素促子宫收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肝肾功能、电解质,观察患者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

术后积极预防血栓,床上早活动,下肢气压治疗,术后24小时开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4 000IU i.h.,q.d.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第2天复查D-二聚体4.18mg/L;术后第4天,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自觉不适及阳性体征,但脱氧状态下SpO 2 波动于92%~93%,行胸部大血管 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肺动脉分支内小片状充盈缺损影,提示肺栓塞;双下肢血管超声未见异常。立即查BNP、心肌损伤标志物、易栓症筛查未见异常,调整低分子量肝素为 6 000IU i.h.,q.12h.,严密观察有无伤口渗血、牙龈出血等,查D-二聚体2.39mg/L,3天后予以出院。嘱1周后调整抗凝方案,口服利法沙班,动态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3个月后复查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呼吸科门诊随诊。

(2)羊水栓塞的诊断:

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羊水栓塞极度凶险,起病急、进展迅速,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休克期、出血期、肾衰期;三个阶段可按顺序出现,也可不完全出现,或不典型。羊水栓塞通常发生于分娩时,尤其是胎儿娩出前后的短时间内,发病时机不同,临床表现特点稍有不同,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分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产后则以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该患者临床症状较为典型,胎儿娩出后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短暂意识丧失,随后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阴道流血、低氧血症,排除其他基础疾病所致,羊水栓塞诊断明确。

(3)羊水栓塞的处理:

羊水栓塞的处理原则重点是高级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过敏、抗休克、改善低氧血症、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防止肾衰竭及防止或积极纠正DIC,各种措施应尽快和同时进行。

1)急性期治疗:

A.呼吸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或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B.循环支持治疗:以晶体液(常用林格液)为主。若怀疑羊水栓塞,在不存在血容量丢失的情况下,要注意限制液体入量,避免盲目扩容引发心力衰竭、肺水肿。

C.积极处理DIC:DIC可为首发表现,也可出现在并发心血管系统异常后,早期进行凝血状态的评估尤为重要,一旦发现DIC,应快速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同时进行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静脉滴注),避免进入产后出血与DIC的恶性循环。如条件允许,早期按大量输血方案进行输血治疗可使抢救更有效;可根据血栓弹力图指导成分输血。

对于该患者,由于前置胎盘大出血,随后羊水栓塞继发凝血功能障碍致子宫出血,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须尽快扩容,并积极补充新鲜成分血、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维持血液循环稳定并积极纠正DIC。针对低血压,使用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和正性肌力药物,首选静脉推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多巴酚丁胺,可强心和扩张肺动脉。

D.解除肺动脉高压:主要使用特异性舒张肺血管平滑肌的药物,如前列环素、西地那非、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等。前列环素即依前列醇或伊洛前列素吸入,或曲前列尼尔,静脉泵入,小剂量起始,逐步增加直至达到效果;西地那非,口服或通过鼻饲和/或胃管给药;或一氧化氮,吸入。也可使用阿托品、罂粟碱、氨茶碱、酚妥拉明等。该患者未出现典型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

E.心肺复苏:当出现心搏骤停时,无须明确羊水栓塞或其他诊断,即刻进行标准、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尤为关键。

F.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羊水栓塞存在争议,但不反对尝试使用。

2)后续治疗:

A.应用宫缩剂:羊水栓塞常伴有宫缩乏力致阴道流血,排除子宫下段、宫颈、阴道等软产道裂伤后,积极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前列腺素和麦角新碱等。

B.应用肝素治疗:由于羊水栓塞进展迅速,何时是DIC的高凝阶段难以掌握,盲目使用肝素可能弊大于利,因此不常规推荐DIC急性期使用肝素治疗。但后续是否抗凝,何时开始抗凝,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该患者严重产后出血,输入血浆及纤维蛋白原,术后D-二聚体异常增高,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因素,故术后24小时无出血风险后开始使用预防剂量抗凝,并动态监测D-二聚体,随后CTA证实肺栓塞,给予治疗剂量抗凝,并长期随访。

C.关于子宫切除:子宫切除不是羊水栓塞治疗的必要措施,不应常规预防性子宫切除。当难治性产后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快速果断地切除子宫是必要的。

【专家点评】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概括起来有以下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1.羊水栓塞的早期识别及监护非常重要。该患者存在发生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羊水过多)。术中突发呼吸困难,随后呼之不应,牙关紧闭,伴血压变化,经抢救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此时各项血液指标仅表现为D-二聚体异常增高,但因高度怀疑羊水栓塞,继续在有高级生命支持的手术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复查血液相关指标,是该患者及时获得救治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若此时认为患者病情已平稳,不继续严密监测阴道流血、凝血功能等,或者把患者送回病房,必定会错失积极抢救的最佳时机。

2.经过抢救,病情稳定后仍需要迅速、全面的监测,全面的监测应贯穿于抢救过程的始终,包括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出入量、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便对病情作出及时判断并给予有效的抢救措施。

3.针对DIC、大出血救治后的产妇,如何预防出血与VTE是另一困惑,是产科医师需要时刻权衡的,总的原则是:排除出血风险后可适宜抗凝,并重视症状,关注体征,虽然非孕期血浆D-二聚体不能作为妊娠期和产褥期评估是否发生VTE的指标,但血浆D-二聚体的异常显著升高,在临床也是有价值的,必要时可行血管超声或CTPA。

(程冉 陈洪琴 周容) cH3iNT3DpC0UUT9X7BLZN8gjpEy7TG7DbwtNR+dLyawjmHVMfcfhEibECnUc12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