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病例3-8
足月妊娠伴胎动减少

【病史】

患者张某,36岁,G 4 P 1 +2 ,因“停经37 +5 周,胎动减少2天”急诊入院。

患者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孕中期行OGTT示餐后1小时血糖为10.5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8.90mmol/L,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嘱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患者未予重视,未监测血糖。患者2年前孕12周胚胎停育(原因不明),本次妊娠孕14周查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建议每日口服阿司匹林及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患者孕期间断用药,孕27周复查IgG型抗心磷脂抗体仍为阳性。因高龄行羊水穿刺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见明显异常。2天前胎动减少,约减少为平时的一半,电子胎心监护2次均为NST(none-stress test,无应激试验)无反应型,胎儿生物物理评分6分(胎动0分)。既往一次足月顺产,一次人工流产,一次孕12周胚胎停育。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均正常。宫高34cm,腹围103cm,胎心率152次 /min。

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均正常。

考虑到患者已足月,门诊2次NST无反应型,生物物理评分6分,入院后反复交代相关风险,建议立即终止妊娠,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复查电子胎心监护、继续待产。复查电子胎心监护示NST有反应型,5小时后再次复查电子胎心监护未闻及胎心,立即行床旁超声示宫内单死胎。

【诊治思路】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既往一次不良妊娠史(2年前孕12周胚胎停育),本次孕14周、孕27周检查均提示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2)妊娠期糖尿病:

孕中期行OGTT示餐后1小时血糖10.5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90mmol/L,患者未规律监测血糖。

(3)G 4 P 1 +2 ,37 +5 周宫内孕,头位,单死胎:

既往一次足月顺产,一次社会因素人工流产,一次孕12周胚胎停育行钳夹清宫术。超声示宫内单死胎,无宫缩。

2.处理

总原则:积极引产,尽量查找胎动减少及死胎的原因,为再次妊娠提供帮助。

胎动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是胎儿在缺氧时为增加自身能力储备的一种自我保护性行为。胎动减少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死胎发生风险增加,因而需加强对胎动减少孕妇的管理,可参照2018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指南胎动减少孕妇的管理指南(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decreased fetal movements Update of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及2011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学会制定的胎动减少指南( Reduced Fetal Movements guideline for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相关内容。

(1)如何识别胎动减少:

该患者发生死胎的原因在于其未对胎动减少引起重视。孕期胎动的感知是孕晚期识别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方法。通常孕妇自妊娠18~20周开始感到胎动,随着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胎动逐渐协调而规律,至妊娠32周,胎儿自发活动次数开始逐渐增多。每日下午和晚上是胎动的高峰期,胎儿自身也有“睡眠-觉醒”周期,胎儿处于“睡眠”周期时通常无胎动,一般持续20~40分钟,在正常的健康胎儿中,“睡眠”周期极少超过90分钟。

为加强患者对胎动重要性的认识,医师需使孕妇明白胎动的重要性。胎动主要由孕妇主观对胎动的感知来评估,客观的胎动评估可通过多普勒超声来进行观察。应定期向孕妇提供有关正常胎动的相关咨询,包括对胎儿发育过程中和正常“睡眠-觉醒”周期中胎动模式的变化,建议孕妇了解自身胎儿的胎动模式情况。若孕28周后感觉到胎动减少或消失,应立即咨询产科专业医务人员,而不应等到第2天才进行胎儿状况评估。如果孕妇不确定胎动是否有减少,可建议其左侧卧位,并注意计数胎动2小时,如果2小时计数胎动少于10次,应立即联系医务人员。

(2)孕妇主诉胎动减少时的处理:

该患者因胎动减少收治入院后,虽然反复告知其风险,但其仍选择继续待产。根据2018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胎动减少孕妇的管理指南,孕28周后主诉胎动减少孕妇的管理流程如下。

1)包括死胎危险因素在内的病史询问,对该患者详细问诊后得知患者系高龄、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既往一次不良妊娠史,具有死胎高危因素,应提高警惕。

2)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宫高及胎心听诊,患者入院后测量宫高32cm,腹围95cm,与孕周相符,听诊胎心正常,胎心率146次/min。

3)若听诊未闻及胎心,立即行超声评估胎儿是否死亡。

4)若听诊胎心正常,电子胎心监护需于2小时内进行,电子胎心监护至少进行20分钟或直至电子胎心监护满意,电子胎心监护过程中注意标记胎动。

5)若出现可疑或异常电子胎心监护,立即给予紧急医学评估,该患者于急诊行电子胎心监护2次均为NST无反应型,立即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6分(胎动0分),遂紧急入院。

6)条件允许时,进行胎母输血综合征相关检查,行Kleihauer试验或流式细胞学检测,必要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

7)考虑在24小时内进行超声检查。

8)若上述检查有异常,则给予专业医疗意见并予以个体化管理。

(3)死胎相关危险因素及识别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明确该患者具有死胎相关危险因素,入院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测随机血糖8.9mmol/L,因患者平素未规律监测血糖,可能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虽然产前检查未提示胎儿发育相关异常,但不能排除还同时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可能,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高,应严密监护。

对胎动减少的孕妇,应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死胎相关的危险因素。若有,应视为高危妊娠加以管理。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胎儿生长受限、小于胎龄儿、胎盘功能不良及胎儿畸形等相关因素。根据2018年澳大利亚/新西兰胎动减少孕妇的管理指南,死胎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死胎病史,胎儿生长受限和小于胎龄儿,产前出血,糖尿病,高血压,产次为 0 或>3 次,高龄(> 35 岁),辅助生殖技术,孕妇 BMI>25kg/m 2 ,吸烟或使用违禁药物,低收入人群等。

(4)对各项检查正常的胎动减少孕妇的后续监管:

对于仅感觉到单独一次胎动减少的孕妇,若各项检查均正常,约70%的妊娠结局均无异常,孕妇对胎动减少的感知(包括强度、特点或持续时间)的意义超过胎动计数减少的意义。若孕妇之后再次感觉到胎动减少,应立即告知产科医护人员。如果孕妇仍持续感觉胎动减少,需寻求专科医生的治疗意见并进一步个体化管理。对于反复出现的胎动减少,应重新评估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超声检查需作为评估的措施之一,应警惕这类患者发生围产期不良结局的风险增加。

(5)发生死胎的处理:

该患者无阴道分娩禁忌,选择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穿刺注射+米非司酮口服引产,依沙吖啶注射后30 + 小时顺利娩出一死胎。需要注意的是:死胎在宫内停留过久可能引起母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胎死宫内4周以上,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风险增大,分娩时可能发生严重出血,故死胎一经确诊,应尽快引产。分娩方式原则上应选择对母体损伤最小的方式,若无阴道分娩禁忌,应尽量选择经阴道分娩,患者系经产妇,死胎系头位,但胎儿已足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取得知情同意后,必要时可予以毁胎术。引产方式一般首选依沙吖啶羊膜腔穿刺注射+米非司酮口服,也可使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引产等方法。死胎尸体建议尸检,仔细观察胎盘、脐带外观有无异常,并送病理检查,胎儿组织建议行染色体检查(该患者孕期已行羊水穿刺查染色体微阵列,故可不再行胎儿组织染色体检查)。

(6)该患者的高危因素:

该患者系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且为高龄孕妇。患者既往一次孕12周死胎史,本次妊娠孕14周、孕27周检查均提示IgG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符合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断标准。该疾病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血栓形成和病理妊娠为主要临床特征。孕期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及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但患者未规律用药,死胎娩出后胎盘及脐带送病理检查提示脐带内可见血栓形成。患者孕期OGTT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孕期高血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但患者平素未重视血糖管理、未规律监测血糖,可能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患者36岁,系高龄孕妇,发生胎儿畸形、妊娠期并发症等风险增加,本次妊娠已行羊水穿刺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应加强孕期管理、严密监测。

【专家点评】

该患者最终发生死胎的不良妊娠结局,有以下几点经验教训。

1.患者系高龄孕妇,且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较多,应视为高危妊娠严格管理,但患者依从性不佳,孕期未进行严格自我管理也未规律用药治疗,应对患者加强教育,必要时可考虑提前住院、全面评估及治疗。

2.患者自觉胎动减少2天后才到医院就诊。2011年RCOG指南及2018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指南均明确指出胎动减少后应立即就诊,不应等到第2天再行胎儿情况评估,说明对孕妇平时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孕妇对胎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概念。

3.患者自觉胎动减少已2天,持续胎动减少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并严密监护,患者在急诊行电子胎心监护2次均为NST无反应型,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6分(胎动0分),立即入院进一步处理,处理比较快速及时。此外,出现上述情况还应高度警惕是否存在胎儿缺氧、宫内窘迫的情况,可考虑积极终止妊娠。但患者及家属仍要求继续待产,说明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还存在不足,没有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胎动减少的严重性,最终错失良机。因此,对此类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提高其依从性,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

4.该患者系高龄,有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孕早期建档时应做OGTT检查,不应等到孕中期才作。这些都是孕期保健中需要注意的。

(胡诗淇 单丹 肖雪) YHRqx0g/Yv4EQHEAYA8shYM9tArgZfn7JlEPlvLOIXm83jkk4cKVrE0LRVhX93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