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取向附生学说

在结石的形成过程中,须先形成晶核,再形成结晶。在纯溶液中发生均匀成核,而在尿液中,晶核通常吸附在上皮细胞表面、细胞碎片或其他结晶上,发生异质成核。取向附生学说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异质成核。1968年,Lonsdale提出取向附生学说:在某种成分的过饱和溶液中存在另一种结晶时,若两种晶体的晶格相似,那么过饱和溶液中的结晶就会在后者的晶面上成核和生长。取向附生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尿路结石多为混合成分组成。一水草酸钙晶体结晶程度较好,说明其沉淀形成过程较慢,而碳酸磷灰石晶体结晶程度较差,说明其结晶在沉淀过程中速度很快,一水草酸钙晶体往往与碳酸磷灰石晶体同时存在,尤其在草酸钙结石核心中很难发现纯草酸钙核心,草酸钙结石常含有羟磷灰石,或以此为核心,也有的草酸钙结石以尿酸为核心。但也有学者认为,取向附生学说只是结石形成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没有从病理、生理上解释结石发生的机制。

(姚旭东 周洪民) 85rr/zH4XUaKT+Mrf6Mq+9KjHR/u9nvEh7dIEs6bqF31YaA1NjUwm6fyP5kccD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