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医疗护理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
3.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之后。
4.接触患者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疗养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5.离开病房环境后。
1.操作目的
手卫生的目的就是保全健康。主要是针对护理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
2.适用人群
护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广泛适用。
3.操作前准备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
(2)物品准备:
手卫生设施齐全。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
4.操作流程
见表1-4-4。
表1-4-4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操作流程
续表
5.注意事项
(1)先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在手掌上抹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搓出泡沫,让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等都沾满肥皂泡沫,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两手心互相摩擦,手心、手背相互搓揉,两手交叉着洗,清洗手指间隙,在水龙头下,将手冲洗干净,确保每个部位的搓洗时间>15秒。
(2)不佩戴戒指等饰物。
(3)洗手后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清洁操作前:不论是否使用餐具,吃东西前都要洗手。因为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看不见的细菌、病毒,双手于不知不觉中会接触、沾染,吃东西时双手难免接触到食物,容易由手将病菌带入口中。探视患者前后、进入医院前,应先洗手;看病结束离开医院前,也应该要洗手。
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
在接触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也是用于保护、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取下手表,着短袖或卷袖过肘。
2.物品准备
一次性隔离衣、手消毒剂、擦手纸、医疗垃圾桶。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
穿、脱隔离衣的操作流程见表1-4-5。
表1-4-5 穿、脱隔离衣的操作流程
续表
续表
1.隔离衣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2.脱隔离衣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3.隔离衣使用一次后丢入医疗垃圾桶内。
防止双手遭受污染和损害。
根据工作内容,佩戴一次性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消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取下手部饰品、手套。
2.物品准备
手套、手卫生设施、医疗垃圾桶。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
戴、脱手套的操作步骤见表1-4-6。
表1-4-6 戴、脱手套的操作步骤
续表
1.戴手套之前一定要修建自己的指甲,取下首饰、手表,以免将手套刮破。
2.戴手套的时候一定要检查仔细手套是否完好无损,如遇破损,应立即更换。
3.完成操作之后要将手套摘除并行手卫生后才能触碰清洁物品。
规范口罩佩戴,防止、减少护理员和患者在照护过程中获得相关感染的风险。
护理员与患者,医疗及医疗照护工作人员。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
2.物品准备
口罩。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
戴、脱口罩的操作流程见表1-4-7。
表1-4-7 戴、脱口罩的操作流程
1.口罩为一次性用品。
2.口罩潮湿,或者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3.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4.使用后的口罩丢入医疗垃圾桶内。
医疗机构做普通隔离防护。
适用于医疗系统在临床护理及照护时使用。
1.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长发者束发。
2.物品准备
帽子。
3.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
戴、脱帽子的操作流程见表1-4-8。
表1-4-8 戴、脱帽子的操作流程
佩戴好的一次性医用帽前沿应平眉弓,后沿包裹全部毛发不外露。
【案例引导】
王某,女性,89岁,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目前为一级护理,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进行照护,医疗护理员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入隔离病房进行生活照护。
1.医疗护理员准备
服装整洁,洗手,戴一次性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2.物品准备
帽子、口罩、隔离衣、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手套、鞋套。
3.患者准备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查看患者的身体状况,询问可否进行生活照护。
4.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明亮、调节适宜的室温。
步骤1 进入前准备
着工作服、工作鞋进入缓冲区,洗手后戴帽子。取医用防护口罩一枚,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颌,系好系带塑形后快速呼气检查气密性。取隔离衣,检查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打开外包装并穿好。戴护目镜,使其上缘覆盖帽子,下缘覆盖口罩,穿好鞋套后,取一双大小合适的无菌手套带好,并检查有无漏气。备齐生活照护的相关用物,携带用物进入保护性隔离病房。
步骤2 沟通询问
进入病房后,向患者问好,简单进行自我介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叩背的目的、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取得患者配合。
护理员:“王奶奶,我是医疗护理员小丽,现在帮您洗漱一下好吗?”
患者:给予肯定答复。
步骤3 清洁面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将脸盆和香皂放于床旁桌上,盆内倒入温水约2/3满,医疗护理员用前臂内侧试水温,以不烫手为宜。医疗护理员将毛巾浸湿后拧干(以不滴水为准),折叠成手套形擦洗患者颜面部及颈部,最后将毛巾洗净,晾干。
步骤4 清洁口腔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平卧位或半卧位时头偏向一侧,垫巾围于颌下。用弯钳夹取纱球拧干,湿润口唇,用压舌板撑开一侧颊部,依次擦洗,擦洗顺序:由后向前纵行擦洗牙齿,左上内→左下内→左上外→左下外→咬合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右上内→右下内→右上外→右下外→咬合面右上→咬合面右下→颊部、舌面及硬腭。
步骤5 离开隔离区
操作完成后整理用物,医疗护理员离开病房进入缓冲区,首先摘下护目镜,放入专用收集盒中,脱手套丢入医疗垃圾桶内,行手卫生后脱隔离衣,将脱下的隔离衣以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垃圾桶内;行手卫生后摘下口罩、帽子、脱鞋套丢入医疗垃圾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离开缓冲区。
(赵 璇 李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