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耐药结核病的影像学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1.透视

简单易行,最适用于人体天然对比较好的部位。胸部透视可观察肺、心脏和大血管。

2.普通X线摄影

是临床上过去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查手段,适用于人体各个部位,其主要优点是应用范围广,照片空间密度分辨力高、图像清晰,并可作永久性资料保存,患者接受的X线量也较透视少。其主要缺点是检查区域为胶片大小所限制,不能观察运动功能。

3.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

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aler,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其优点在于CR实现了常规X线影像信息的数字化,能够提高图像的分辨和显示能力,可实施各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增加显示信息的层次,降低X线辐射剂量,CR的密度分辨力明显高于普通X线片,因此对胸部病变的显示优于普通的X线片。CR的主要缺点是时间分辨力较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另外,CR的空间分辨力低,对于肺部细微结构(如肺纹理)的显示不如普通X线摄影。

4.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

平板探测器将X线信息直接转换成电信号,再进行数字化。因此,X线信息损失少,噪声小,图像质量好,图像质量优于CR系统。DR图像具有较高分辨力,图像锐利度好,细节显示清楚,放射剂量小。同时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的像后处理,也能够直接进入图像存储传输系统,便于临床应用、教学和远程会诊。

(二)计算机体层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X线检查相比,其密度分辨力更高,因其为断层图像,能更好显示病变内部及周围结构情况。同时可进行不同方位的数据重建,提高了病灶诊断率及检出率。

1.CT成像原理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该层面上各个不同方向的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扫描层面的组织衰减系数的数字矩阵,再将矩阵内的数值通过数-模转换,用黑白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来,即构成CT图像。

2.CT成像的基本概念
(1)空间分辨力:

又称为高对比度分辨力,在保证一定的密度差前提下,显示待分辨组织几何形态的能力。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高。

(2)密度分辨力:

指能分辨两种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异的能力。CT的密度分辨力比普通X线高10~20倍。

(3)CT值:

体素的相对X线衰减度(该体素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表现为相应像素的 CT 值,单位为亨氏立(hounsfield unit,HU)。

(4)窗宽与窗位:

窗宽指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括的CT值范围,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均以不同的模拟灰度显示,CT值高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白色,而CT值低于此范围的组织均显示为黑色,窗宽的大小影响图像的对比度,加大窗宽图像层次增多,组织对比减少,缩窄窗宽图像层次减少,对比增加。窗位是窗宽的中心CT值。窗位的高低影响图像的亮度,提高窗宽图像变黑,降低窗宽图像则变白。

二、耐药结核病的影像诊断

(一)概述

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DR-TB)是由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造成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不仅对社会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同时昂贵的治疗费用和不良的预后对个人、家庭均造成巨大心理和经济负担,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快速准确地诊断DR-TB,对于患者的治疗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临床表现

耐药结核病临床表现与普通结核病无明显差别,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等,与患者的年龄、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状态、并存疾病、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菌量、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等均有关系。

1.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可伴有咯血、胸痛,病变广泛时可有呼吸困难、气促等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减退、月经紊乱等。

3.部分患者肺部体征不明显,病变较为严重时,可出现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胸部扩张受限。听诊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干湿啰音等。

(三)基本病理改变

1.渗出性病变
(1)小叶性渗出性病变:

如同一般的支气管肺炎,小斑片状,中央密度高,多呈支气管分布,称为小叶性结核性肺炎。

(2)大叶性渗出性病变:

渗出性病变迅速产生组织坏死,形成以变质为主的病变(液化区、溶解区),这种空洞的出现是结核性肺炎的特征。

(3)肺段性结核浸润:

超出小叶范围,见于浸润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

2.增殖性病变

结核结节为典型的增殖性病变,小者为粟粒,大者超过小叶,梅花瓣状为典型的腺泡增殖性病变。

3.变质性病变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较强,机体变态反应高,坏死成干酪样,引流支气管排出成空洞;可经支气管、血管播散。

上述三种病变可同时存在于一个肺部病灶中,但通常以一种为主。例如在渗出性及增生性病变的中央,可出现少量干酪样坏死,而变质为主的病变,常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渗出与结核结节的形成。

(四)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肺部病灶的客观评估及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结核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耐药结核病现已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目前检测结核病耐药菌株的标准是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但这两种方法的周期较长,往往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胸部影像检查,尤其是CT检查可以在早期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变化情况。

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胸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确定病变范围、部位、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伴随影像,同时判断病变性质、有无活动性、有无空洞、空洞大小及洞壁特点等。

CT能提高分辨率,对病变细微特征进行评价减少重叠影像,易发现隐匿的胸部和气管、支气管内病变,早期发现肺内粟粒阴影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能清晰显示各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和性质、与支气管关系、有无空洞以及进展变化和吸收好转的变化,能准确显示纵隔淋巴结有无肿大。常用于肺结核的诊断以及与其他胸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呈多态性,即浸润、增殖、干酪、纤维钙化病变可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病变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耐药结核病胸部影像表现包括常规肺结核的表现,如双肺广泛渗出、干酪、纤维空洞、钙化、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等不同时期的病变,其中空洞可单发或多发,以纤维空洞为主;中晚期可出现肺叶毁损、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等表现,上述影像表现可同时也可单一存在。而耐药结核病是多形态及多性质病变并存的,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性厚壁空洞、大小不等的结节影、斑片状实变影、纤维条索状影及部分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病变累及范围广泛、迁延时间长,空洞、支气管扩张和肺叶毁损等结构性破坏更多见。

(张娜 罗佳 徐园红 谢利秋) IbjCJe1ubhAfBKsRsN+yvpFSc8gCaT4MUVacUx1ousKQJT9yhxqcDa+wam0Ca9G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