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无论在形体,还是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小儿的生长发育虽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但会受到遗传、营养、性别、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儿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成人的缩影。
“儿科之圣”钱乙对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描述以及“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记载形成了儿科理论基础。《小儿药证直诀》记录了钱乙治疗疑难病23则,有7则是从调理脾胃入手的,他认为“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
万全在钱乙的基础上,在《育婴家秘》中做了一个著名的总结:“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其五脏“三不足两有余”思想,正是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高度概括。
脾常不足的意思是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多,但小儿脾胃薄弱,且不知饮食自节,稍有不慎即易损伤脾胃引起运化功能失调,出现呕吐、积滞、泄泻、厌食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