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utoimmune hypophysitis,AH)是一类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侵犯垂体、下丘脑及其邻近器官的罕见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AH。原发性AH按其组织学特点分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肉芽肿性垂体炎、黄瘤病性垂体炎、坏死性垂体炎、IgG4相关垂体炎,其中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是最常见的类型。继发性AH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系统性疾病和一些药物的应用之后。
AH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病变的部位、范围和进展速度。临床症状主要包含增大垂体的占位效应(持续的剧烈头痛和进行性加重的视功能障碍)、腺垂体功能减退、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综合征等。继发性AH患者常合并系统性疾病的相关表现。
AH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学病理检查,但更多的患者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功能检查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等综合评价做出临床诊断。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疑诊病例,可以考虑随访观察。
大多数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和IgG4相关垂体炎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既可缩小垂体占位、缓解压迫症状,又可使部分患者垂体功能得以改善。部分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联合甲氨蝶呤或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而其他类型的原发性AH患者,如肉芽肿性垂体炎、黄瘤病性垂体炎等,需要手术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同时缓解压迫症状。手术指征还包括急性且进行性视神经受压或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继发性AH患者根据原发病的种类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此外,AH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和/或中枢性尿崩症,应针对性给予激素替代治疗。
醋酸泼尼松片:5mg。
否。
AH的首选治疗药物,适用于AH导致的自身免疫状态,具有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他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既可缩小垂体占位、缓解压迫症状,又可使部分患者垂体功能得以改善。
通常建议药理剂量的泼尼松(0.5~1.0mg/kg)起始,鞍区病变在影像学上缩小后(通常需要治疗2~4周)逐渐减量至停药,建议治疗周期超过6个月以上以减少复发。
①血压;②血脂;③血糖;④电解质,尤其是血钾;⑤眼科检查;⑥骨质疏松相关检查;⑦小儿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⑧大便隐血;⑨血常规。
不良反应严重或药物无法控制,如骨质疏松症或高血压,考虑停药。
①结核病患者慎用,必要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结核治疗。②长期服药后,停药时应逐渐减量。③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慎用。④对有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者,应在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的同时谨慎使用。
药物过敏患者禁用;高血压、血栓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电解质代谢异常、心肌梗死、内脏手术、青光眼等患者一般不宜使用,特殊情况下应权衡利弊,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
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类库欣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较强。
(白皙 潘慧)
[1]FALORNI A,MINARELLI V,BARTOLONI E,et al.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autoimmune hypophysitis[J].Autoimmun Rev,2014,13(4-5):412-416.
[2]GUARALDI F,GIORDANO R,GROTTOLI S,et al.Pituitary autoimmunity[J].Front Horm Res,2017,48:48-68.
[3]HONEGGER J,SCHLAFFER S,MENZEL C,et al.Diagnosis of primary hypophysitis in German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5,100(10):3841-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