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narcotics):指国家规定管制,能使人成瘾的麻醉(镇痛)药和精神药物,具有药物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包括麻醉(镇痛)药类、精神药类。
● 阿片类:包括吗啡、哌替啶、可待因、蒂巴因、芬太尼和罂粟碱。
● 可卡因类:包括可卡因、古柯叶、古柯膏。
● 大麻类:大麻叶、大麻树脂和大麻油。
● 中枢抑制药: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请参考其他章节相关介绍)。
● 中枢兴奋药:苯丙胺(AA),甲基苯丙胺(MA,俗称“冰毒”),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
● 致幻药:麦角二乙胺,氯胺酮(俗称“K粉”)。
短时间内滥用、误用或故意使用大量毒品超过人体耐受量产生相应临床表现称为急性毒品中毒。
毒品中毒的常见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偶尔因意外死亡。
(1)滥用毒品好发于年轻人,平素有吸毒史。非法滥用毒品的患者来院就诊时往往家属会隐瞒病史,必须仔细询问。
● 口服:自服或误服。
● 吸入:鼻吸、烟吸或烫吸。
● 注射:肌内、皮下、静脉或动脉。
● 黏膜吸收:口腔、鼻腔或直肠。
(2)医源性过量:治疗用药过量或频繁用药超过人体耐受,由于年龄大、体质衰弱,且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在镇痛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品中毒。如癌症晚期患者过量应用镇痛药。
(1)一般状态: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和心律、意识状态。
(2)瞳孔
1)麻醉(镇痛药)
● 阿片类:大部分阿片类中毒引起瞳孔针尖样缩小,但哌替啶可致瞳孔扩大。美沙酮可引起失明。
● 可卡因类:可使瞳孔变小。
● 大麻类:瞳孔缩小。
2)精神类药
● 中枢兴奋药: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可致瞳孔扩大。
● 致幻药:瞳孔缩小。
(3)皮肤及黏膜
● 见皮肤多处注射痕迹,重者见静脉炎。
● 口鼻烫吸者见鼻黏膜充血,鼻中隔溃疡或穿孔。
● 可卡因中毒时皮肤奇痒难忍。
(4)神经系统
1)麻醉(镇痛药)
● 阿片类:轻度中毒者兴奋或抑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后可致患者坠楼死亡。重者出现中毒典型“三联征”表现,即昏迷、呼吸抑制和瞳孔缩小;哌替啶中毒时谵妄、抽搐、惊厥甚至昏迷;芬太尼中毒胸壁肌肉强直;美沙酮中毒时下肢瘫痪。
● 可卡因类:反射亢进,肢体震颤,肌肉抽搐,癫痫发作。
● 大麻类:精神行为异常、谵妄、惊恐、躁动不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有些出现抑郁状态,悲观绝望,有自杀想法。
2)精神类药
● 中枢兴奋药:轻度中毒可出现头痛、精神兴奋、躁动、震颤、反射亢进等。中度中毒出现神志错乱、谵妄、幻视、幻听和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重度中毒出现抽搐、惊厥、昏迷,甚至脑出血死亡。
● 致幻药:精神错乱、幻觉或精神分裂状态、兴奋、尖叫、烦躁不安、谵妄、定向障碍、认知障碍、易激惹、肌张力增高、颤抖和木僵。
(5)呼吸系统
1)麻醉(镇痛药)
● 阿片类:呼吸抑制,呼吸浅慢,12小时内死于呼吸衰竭。
● 可卡因类:呼吸急促。
● 大麻类:中毒时呼吸浅慢甚至呼吸停止。
2)精神类药
● 中枢兴奋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重者呼吸衰竭。
● 致幻药: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哮喘。
(6)循环系统
1)麻醉(镇痛药)
● 阿片类:吗啡可使血压下降,海洛因中毒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非心源性肺水肿;哌替啶中毒时除低血压外还表现出心动过速。
● 可卡因类: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死亡。
● 大麻类:心率增快,血压增高。
2)精神类药
● 中枢兴奋药:胸痛,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或室性心律失常,并可导致循环衰竭。另外,苯丙胺中毒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 致幻药: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重者导致心力衰竭,严重高血压或伴发脑出血。
(7)消化系统:
呕吐,流涎,腹胀,便秘。重者可出现急性胃扩张及消化道出血等。
(8)其他:
阿片类中毒昏迷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衰竭;苯丙胺中毒可出现高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吗啡中毒可出现尿潴留、血糖升高;氯胺酮中毒可出现荨麻疹、眼结膜水肿、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重症毒品中毒均可出现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1)毒物检测:
口服者留取血液、尿液及呕吐物进行毒物定性测定。有条件者行定量测定。
(2)尿液检测:
怀疑海洛因中毒时,可在4小时内留取尿标本定量检测。尿液检出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也可协助诊断。
(3)血液检测
● 吗啡中毒血药浓度0.1~1.0mg/L,致死血药浓度大于4.0mg/L。
● 美沙酮中毒血药浓度2.0mg/L,致死血药浓度大于4.0mg/L。
● 苯丙胺中毒血药浓度0.5mg/L,致死血药浓度大于2.0mg/L。
● 镇静催眠药物:瞳孔缩小,呼吸抑制,意识状态的改变,结合病史有无毒物接触史,毒物定性及定量测定,可排除诊断。
● 脑血管疾病:精神神经异常改变,一般为中老年发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发病时临床定位体征符合影像学改变,可鉴别。
出现下列情况预示病情危重:
● 血药浓度测定大于实验室标准者。
● 患者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昏迷。
● 患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者。
(1)呼吸支持
● 吸氧,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时采取持续低浓度<35%,低流量1~2L/min吸氧,分泌物多时,注意及时清理呼吸道。
●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道梗阻危险时,给予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能有效救治海洛因或美沙酮中毒导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
● 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尼可刹米0.375~0.75g或洛贝林3~15mg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
(2)循环支持
● 血压低者,采取头低脚高位,补液,必要时血管活性药物盐酸多巴胺5~20μg/(kg·min)标准化输液,血压低于 70/40mmHg时,可给予去甲肾上腺素1~2mg加入500ml 5%葡萄糖或50%葡萄糖氢化钠中静脉滴注。
● 心律失常者给予营养心肌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血压高者,控制血压在正常的范围。
● 催吐:清水催吐,阿片吗啡禁止催吐。
● 洗胃:摄入致命剂量毒品时,1小时内用0.02%~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后胃管内注入50~100g活性炭悬浮液,并用50%硫酸镁50ml导泻。
● 活性炭吸附:可以用碳肾或树脂肾吸附血液中尚未吸收的毒品。
● 单重血浆置换:重症毒品中毒可采用此方法。按照每公斤体重置换40~60ml血浆置换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次数。
● 纳洛酮:阿片中毒者,静脉注射2mg,阿片依赖中毒者3~10分钟重复,非依赖性中毒者2~3分钟重复,总剂量15~20mg,仍无效者提示可能合并非阿片类毒品中毒。
● 纳美芬:治疗吗啡中毒优于纳洛酮,静脉注射0.1~0.5mg,2~3分钟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每次1.6mg。
● 烯丙吗啡:用于吗啡及其衍生物或其他镇痛药物中毒的治疗,5~10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每20分钟重复,总量不超过40mg。
● 左洛啡烷:阿片拮抗剂,首次1~2mg静脉注射,5~15分钟后注射0.5mg,连续1~2次。
● 纳曲酮:较纳洛酮作用强,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4~10小时,持续时间24小时,由肾脏代谢,推荐用量50mg/d。
● 高热: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或冰帽。
● 惊厥:10% 水合氯醛灌肠 20~30ml,每 6小时一次,维持 1~2日,最大剂量2g。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075mg/kg泵入。丙泊酚0.3~0.4mg/(kg·h)泵入,注意呼吸,防止呼吸抑制。胸壁肌肉强直可给予肌肉松弛药氯琥珀胆碱1~1.5mg/kg,同时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
● 严重营养不良:给予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如出现腹胀,胃潴留时可给予静脉营养。
[1]刘娜.急性毒品中毒的诊治分析与急救探讨.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132-133.
[2]傅萱,张文武 .新型毒品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11):801-804.
(李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