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在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后,如果心律有规则性且有可触及的脉搏,则继续进行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治疗。虽然自主血压恢复,但仍有数小时的昏迷,并常伴有数日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种情况称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一)自主循环恢复后主要支持治疗措施

● 在自主循环恢复后会发生明显的心血管功能恶化,需要积极的血流和通气支持,包括血管内容量扩张,血管活性药物和心肌收缩药物及有创装置。

● 目标体温管理(TTM)和导致心脏骤停的潜在病因的治疗会影响存活率和神经功能预后。

● 已经将血流动力学优化方案引入作为集束化干预策略的一部分,以提高存活率。

● 通过确保器官氧合和灌注并积极避免和治疗并发症,积极调整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生理状态可改善患者预后。

(二)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的治疗措施

1.血流动力学支持 治疗低血压。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治疗药物: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 静脉推注1~2L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

● 去甲肾上腺素每分钟 0.1~0.5μg/kg(对于 70kg 成人:每分钟 7~35μg),静脉输注并调节至获得大于90mmHg的最低收缩压或大于65mmHg的平均动脉压。

● 肾上腺素每分钟 0.1~0.5μg/kg(对于 70kg 成人:每分钟 7~35μg),静脉输注并调节至获得大于90mmHg的最低收缩压或大于65mmHg的平均动脉压。

● 多巴胺每分钟5~10μg/kg,静脉输注并调节至获得大于90mmHg的最低收缩压或大于65mmHg的平均动脉压。

2.优化患者的通气状况 确保气道通畅和有效的呼吸支持。

● 无意识的患者通常需要建立高级气道并给予机械通气支持。

● 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应抬高床头30°,以降低脑水肿、误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 初始复苏期间可能会使用100%的氧气,但应调整吸入氧浓度能够获得94%~99%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最低水平,以免氧中毒。

3.开始目标体温管理(TTM)体温维持32~36℃至少24小时。提供神经保护治疗和预测及其他结构化干预措施。

4.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高度疑似急性心肌梗死。

● 立即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术进行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

● 立即做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治疗的心律,需要识别心律失常。心率太快或太慢;QRS波群的宽或窄。

5.识别和治疗任何导致心脏骤停的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中毒、肺部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

6.实施有助于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相关检查。

(三)成人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治疗流程图(图3-4-1)

图3-4-1 美国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治疗流程图

(邓 颖) eORwaL5XWE+BbPB1j9kO+bL8O9ZjMvgzCUdOVDrCRU1gLRJiopZAZM8sfeSOb3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