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skin eruption)的种类很多,包括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疱疹等,常见于传染病、皮肤病、药物及其他物质所致的过敏反应等。
● 斑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皮肤表面。
● 玫瑰疹:为一种鲜红色圆形斑疹,直径为2~3mm,为病灶周围血管扩张所致。
● 丘疹:除局部颜色改变外,病灶凸出皮肤表面。
●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
● 荨麻疹:为稍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
● 疱疹:为局限性高出皮肤的腔性皮损,颜色可因腔内所含液体不同而异。
● 发疹性传染病:由病毒、细菌及非典型病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手足口病、水痘和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丹毒、猩红热、斑疹伤寒、伤寒、梅毒、皮肤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 非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性皮炎、急性荨麻疹、重症多形红斑等。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血管炎性疾病等;某些特殊皮肤病,如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红皮病等;恶性肿瘤,如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避免冷、热刺激及抓挠,过敏原因导致皮疹需就近医院紧急处理。
注意询问是否到过疫区、接触过传染源,是否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特殊皮肤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是否有过敏可能。
观察皮疹的特点,结合病史及伴随症状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
酌情完善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免疫功能等相关理化检查以明确诊断。
表2-19-1 常见发疹性疾病皮疹的鉴别
续表
导致皮疹原因众多,并不是所有皮疹患者均适合急诊诊疗,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尤其是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对于一般状态欠佳,甚至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当予以关注,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积极对症治疗,及时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并酌情申请感染科、皮肤科、肿瘤科、血液科、风湿科等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转至专科诊疗。
● 对于怀疑发疹性传染病患者,要注意隔离及上报,并及时转诊。
● 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特殊皮肤病及恶性肿瘤等,要申请会诊并尽快专科诊疗。
● 对于留观患者根据检查结果抗炎、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皮肤黏膜的症状,如一过性皮肤潮红、周围皮疹,可以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对于伴有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或体征的患者,要想到过敏性休克或者过敏反应的可能。治疗上:
● 立即脱离或停止可疑的过敏物质。
● 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如果需要,可每隔15~20分钟重复1次。
● 尽快予以开放气道,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 伴有严重喉头水肿有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术。
● 严重而又未能缓解的气管痉挛,有时需要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 糖皮质激素对速发相反应无明显治疗效果,但可以阻止迟发相过敏反应的发生,可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继以静脉滴注。
● 其他如抗组胺药异丙嗪、β 2 受体激动剂等可酌情选用。
图2-19-1 皮疹诊治流程图
(陈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