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心悸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或心慌感;心律失常是引起心悸的常见原因。

1.分类

● 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异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等。

● 心脏冲动的频率异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 心脏冲动的节律异常: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或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等。

● 心脏冲动的传导速度异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 心脏冲动的激动次序异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

●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病因

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

3.院前急救

立即终止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律失常。

(二)诊断思路
1.病史

常有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史。

2.临床表现

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速房颤,阵发性室上速,持续性室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3.体格检查

心脏杂音有助于发现心脏瓣膜病、房室间隔缺损或左心衰竭。

4.辅助检查

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血管造影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有助于确诊或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5.鉴别诊断

● 当室上速伴有显性预激或室内阻滞时,可表现为宽大畸形QRS心动过速,易与室速混淆。

● 房颤伴有差异性传导时,应与室速相鉴别。若宽QRS形态一致,符合室速的特点,有利于室速的诊断。若宽窄形态不一,其前有相对较长的RR间期,有利于差异性传导的诊断。

(三)病情评估

● 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电复律处理。

● 伴有严重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随着心功能的好转或血运重建,心律失常也随之控制。

● 由于低血钾、酸碱平衡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直接导致心律失常,及时纠正诱因后,心律失常得到控制。

(四)急诊治疗

对于心悸的急救处理原则如下:

● 首要和立即的任务是终止心律失常,避免造成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 积极纠正基础疾病和诱因的治疗。

● 有些心律失常不容易立刻终止,但快速的心室率会使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或伴有明显症状,减慢心室率可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如快速房颤、房扑。

1.室上速的处理

(1)室上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青年,突发突止,易反复发作。典型心电图表现多为规则的窄QRS波心动过速。

(2)药物治疗

● 维拉帕米:0.15~0.2mg/kg(一般可用 5mg)稀释到 20ml后10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者15~3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室上速终止后即停止注射。

● 地尔硫 :将注射用盐酸地尔硫 15~20mg用5ml以上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溶解,约3分钟缓慢静脉注射。无效者1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

● 普罗帕酮:1.0~1.5mg/kg(一般可用 70mg),稀释到 20ml后 10 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无效者10~1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总量不宜超过210 mg。室上速终止后即停止注射。

2.对房颤的处理

● 评价血栓栓塞风险并确定是否给予抗凝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房颤所致的症状。

●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确定对房颤本身治疗的策略。对大多数患者应采取控制心室率的方法,对少数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复律治疗。

3.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处理

● 通过12导联心电图寻找室房分离的证据。若有室房分离,则可明确为室速。若无室房分离或无法判断,则不要求作出十分精确的诊断,按照室速处理。

●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波心动过速若明确为室速,按室速处理。

● 若考虑室速,或未能明确心律失常分型,按室速处理。

(五)注意事项

● 首先判断血流动力学状态。若不稳定,即使不能立即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也可直接同步电复律。

●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询问病史,查阅可及的既往病历材料,了解既往发作情况、诊断和治疗措施。

(陈海铭) dL0lpCz31AD7K1R8wdy4cRy640CMRUJuaP+PxkraNxz95iisReTDxxd5QQ13Oh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