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呼吸困难

(一)概述
1.定义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 在某些情况下,呼吸困难是一种需要立即处置的急诊紧急状况。

● 主要由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所致。

●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疾病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2.呼吸困难分类与常见疾病(表2-7-1)

表2-7-1 呼吸困难分类与常见疾病

续表

(二)诊断思路
1.病史

● 呼吸困难发生的诱因。

● 呼吸困难的类型:吸气性,呼气性,还是混合性。

● 呼吸困难起病方式:突然发生,缓慢发生,还是渐进发生。

● 呼吸困难与活动、体位的关系。

● 伴随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意识障碍等。

● 既往高血压、心绞痛、瓣膜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 有无药物或毒物摄入史;有无颅脑外伤史。

● 过敏史,季节性发作史。

● 粉尘或刺激性气体接触史。

● 吸烟史。

2.体格检查

● 精神状态及体位。

● 呼吸频率和节律的变化。

● 皮肤黏膜有无苍白、发绀及皮疹。

● 上呼吸道检查,包括声带检查,有无胸廓畸形、吸气“三凹征”,气管是否居中。

● 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减弱或增强,有无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 有无心界扩大、P 2 亢进、心脏杂音等。

● 腹部望诊有无异常膨隆,触诊有无肝脾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有无肝-颈静脉回流征,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 有无下肢水肿。

● 有无杵状指/趾、关节畸形等。

● 与活动相关的呼吸困难,可在活动后重复体格检查。

3.临床特点(表2-7-2)

表2-7-2 呼吸困难临床特点与常见疾病

4.辅助检查

● 血常规、生化检查、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脑利尿钠肽、D-二聚体。

● 动脉血气分析。

● 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 胸部X线片或CT,必要时行胸部增强CT检查;MRI、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心肺血管病变的诊断。

● 支气管镜检查。

● 肺功能检查。

5.鉴别诊断

(1)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表2-7-3)

表2-7-3 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的鉴别

(2)呼吸困难鉴别诊断(表2-7-4)

表2-7-4 呼吸困难鉴别诊断

(3)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表2-7-5)

表2-7-5 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三)病情评估

● 首先判断是急性、慢性,还是发作性呼吸困难。

● 是新发呼吸困难原因未明,还是原有基础疾病复发或加重。

● 新发呼吸困难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尽快明确诊断。

● 急性呼吸困难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应立即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吸氧,针对病因进行初步治疗。

(四)急诊治疗
1.院前急救处理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

● 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 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2.急诊处理

● 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包括 SpO 2 )。

● 鼻导管低浓度吸氧,一般不超过40%;Ⅰ型呼吸衰竭面罩吸氧,氧浓度可达50%,Ⅱ型呼吸衰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4%~28%)持续吸氧。

● 建立静脉通路。

● 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等:吸氧、抗感染、支气管解痉药物,必要时可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 心源性呼吸困难: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可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等;如果血压不低,可小剂量应用硝酸甘油。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采用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方式,压力在 3~10cmH 2 O。

● 疑诊肺栓塞:行CT肺动造影(CTPA)检查,并尽早开始抗凝治疗。给予肝素皮下注射,同时加用华法林口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大面积或次大面积肺栓塞,可考虑溶栓。

● 大气道异物:采用Heimlich手法清除异物;喉镜检查,取出异物。

● 张力性气胸:大号消毒针头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刺入排气,并闭式引流。

(五)呼吸困难急诊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7-1)

图2-7-1 呼吸困难急诊评估及处理流程

(刘士林) dL0lpCz31AD7K1R8wdy4cRy640CMRUJuaP+PxkraNxz95iisReTDxxd5QQ13Oh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