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春时摄养第九

【原文】

春属木,主发生,宜戒杀,茂于恩惠,以顺生气。春,肝气王,肝属木,其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肝气盛者,调嘘气 [1] 以利之,顺之则安,逆之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春时阳气初升,万物萌发。正二月间,乍寒乍热 [2] 。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气所攻,则精神昏倦,宿患发动 [3] 。又复经冬以来,拥炉熏衾,啖炙 [4] 饮热,至春成积,多所发泄 [5] ,致体热头昏,膈壅涎嗽,四肢劳倦,腰脚不任,皆冬所发之疾也。常宜体候。若稍利,恐伤脏腑,别主和气凉膈化痰之药消解,或只选食治方中性稍凉、利饮食,调停与进,自然通畅。

若别无疾状,不须服药。常择和暖日,引侍尊亲于园亭楼阁虚敞之处,使放意登眺,用摅滞怀 [6] ,以畅生气。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不令孤坐独眠,自生郁闷。春时,若亲朋请召,老人意欲从欢,任自遨游,常令嫡亲侍从,惟酒不可过饮。春时人家多造冷馔 [7] 米食等,不令下与。如水团 [8] 兼粽粘冷、肥僻之物,多伤脾胃,难得消化,大不益老人,切宜看承。

春时遇天气燠暖,不可顿减棉衣,缘老人气弱骨疏,怯风冷,易伤肌体。但多穿夹衣,遇暖之时,一重渐减一重,即不致暴伤也。今具春时汤药如后。

【注释】

[1]嘘气:运气吐纳功法六字诀中的一种,对应于肝。

[2]乍寒乍热:忽冷忽热。乍,忽然。

[3]发动:疾病发作。

[4]啖(dàn)炙(zhì):吃烤肉。啖,吃。

[5]发泄:发散宣泄。

[6]用摅(shū)滞怀:抒发情怀,以消除心中郁闷。摅,义同抒发。滞,滞闷,郁积的烦闷。

[7]馔(zhuàn):食物。

[8]水团:以黏高粱粉或糯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

【白话解】

春季在五行中属木,主生发万物,不要滥行杀伐,要多施予,使万物生长旺盛,以顺应生发之气。春天肝气旺盛,肝五行属木,气味归于酸味。木旺能克土,土属脾,气味归于甘味。在春天的时候,人们饮食的味道,适宜减少酸味,增加甘味,从而保养脾气。肝气旺盛的人,调理呼吸嘘气来使它通利舒畅,顺从春季生发之气就安康,逆春气则足少阳之气不生,厥阴肝气内郁,就会发生病变。

春天时节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开始萌芽生发。农历一二月期间,天气忽冷忽热,老年人很多长年旧疾,受春季时令之气影响,就会精神昏沉疲倦,旧疾重新发作。另外又因为从入冬以来,围炉取暖,厚衣御寒,吃烧烤食物,饮烫热饮品,形成积热,到了春天往外散发,导致身体发热头脑昏沉,膈上胀塞,呼吸不顺,痰多咳嗽,四肢疲劳困倦,腰和腿脚没有力气,不能承受重量,都是冬季积热所发的疾病。对这样生病的老人家,应该经常观察他们的身体。如果稍为用药泄利,恐怕会使脏腑损伤,要用另外的调和气机、凉膈化痰的药来消解症状,或者只是选择食疗方里稍微偏于寒凉而对饮食有利的,安排服用,病人自然就会气息通畅、身体舒适。

如果没有其他的症状,就不需要服药了。作为儿女的,时常选择天气晴朗温暖的日子,引领服侍父母长辈在花园、亭子、楼阁空旷开阔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地登高远眺,朗诵抒发心中不痛快的想法,从而使生气顺畅。子女应该不时寻找花木带领他们游览观赏,使得他们的心意快乐。不让他们常常只能孤单地在家里坐着和休息,自己生发郁闷的心情。春天的时节,如果亲朋好友邀请召唤,老人想跟从一起去的,就任由他自己去随性游乐。经常让关系最亲近的亲人在旁边服侍随从,只是注意酒不能过多饮用。春天的时节,家里常做的寒凉的食物、米食制品等,不要让下人给老人。例如水团以及粽子等黏腻生冷肥厚的食物,多为腻损脾胃功能难以消化之物,大多于老人无益,切记要照看好。

春天时分,遇到天气回暖闷热,不可以马上减少厚衣服,因为老人身体气薄筋骨疏松,畏风寒冷,容易侵损身体。反应当多穿保暖衣服,遇到天气转暖,逐渐层层减衣,即可不至于忽寒伤体。现列举春时调养的汤药如后。

春时用药诸方

【原文】

治老人春时多昏倦,细辛散。明目,和脾胃,除风气,去痰涎。(男子女人通用。)

细辛(一两,去土) 川芎(二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末,每服一大钱,以水一盏,煎至六分,热呷 [1] ,可常服。

治老人春时热毒风攻颈项,头痛面肿及风毒眼涩,菊花散。

菊花 前胡 旋覆花 芍药 玄参 苦参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食后,临卧用温酒调下三钱。不饮酒,用米饮调下亦得。

治老人春时头目不利,昏昏如醉,壮热头疼,有似伤寒,惺惺 [2] 丸。(通用。)

桔梗 细辛 人参 甘草 茯苓 瓜蒌根 白术(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化破。治头痛腰痛。药入口,当下便惺惺。

治老人春时多偏正头疼 [3] ,神效方。(通用。)

旋覆花(一两,焙) 白僵蚕(一两,炒) 石膏(一分,细研)

上件为末,以葱煨熟,和根同杵为丸,桐子大。急痛用葱茶下二丸,慢痛不过二服。

治老人春时胸膈不利,或时满闷,坠痰饮子。

半夏(不计多少,用汤洗十遍,为末) 生姜(一大块) 枣七枚

上二味,以水二盏,药末二钱,慢火煎至七分。临卧时去生姜频服。

老人春时宜吃延年草,进食顺气,御药院常合进。(通用。)

青橘皮(四两,浸洗去瓤) 甘草(二两,为细末) 盐(二两半,炒)

上三味,先洗浸橘皮去苦水,微焙,入甘草同焙干后,入盐。每早辰嚼三两叶子,通滞气大好。

治老人春时诸般眼疾发动,黄芪散。兼治口鼻生疮。

黄芪 川芎 防风 甘草 白蒺藜(略炒,杵去尖,出火毒,以上各一两) 甘菊花(三分,不得用新菊)

上净洗晒干,勿更近火。捣为末,每服二钱,早辰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干咽或米饮调下。暴赤、风毒、泪昏、涩、痛、痒等眼,只三服,三两日永效。内外障眼,久服方退。忌房室、毒物、火上食。凡患眼,切不得头上针络出血及服皂角、牵牛等药,取一时之快,并大损眼。

治老人春时胸膈不利,痰壅气噎及咽喉诸疾,黍粘汤方。

黍粘子(三两,炒令香熟) 甘草(半两,炙)

上为末,捣罗细末,每服一钱。食后临卧如常点之。

【注释】

[1]热呷(xiá):趁热小口喝。

[2]惺惺:清醒貌。

[3]偏正头疼:泛指头痛、偏头痛,指头痛偏向一侧。

【白话解】

治疗老人春季头昏易倦,用细辛散。功效为明目,调和脾胃,祛除风寒之气,化痰涎湿气。(男子女子都可以使用。)

细辛(一两,筛去土) 川芎(二两) 甘草(半两,炙)

以上药物研末,每次服用一钱,用水一大碗煎煮至六分,趁热小口服下,可以长期饮用。

治疗老人春季受风热时毒所侵,风邪侵袭头颈项背,头痛,面部受风而肿,以及风毒攻目而目涩痛,用菊花散。

菊花 前胡 旋覆花 芍药 玄参 苦参 防风(用同等分量)

以上药物研末,晚饭后临睡前,用温酒调和,服下三钱。若不饮酒,用米汤调和服下亦可。

治疗老人春季头目活动不灵,昏蒙如喝醉的样子,高热头痛,类似于伤寒的证候,用惺惺丸。(通用方。)

桔梗 细辛 人参 甘草 茯苓 瓜蒌根 白术(各一两)

以上药物研末,用蜜糖做成药丸,如弹丸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温水化破药丸服下。治疗头痛,腰背疼痛。药物服下,马上清醒了。

治疗老人春季常犯颠顶头痛或偏头痛,用神效方。(通用方。)

旋覆花(一两,焙用) 白僵蚕(一两,炒用) 石膏(一分,细研末)

以上药物研末,用葱一同煨熟,加上葱白,一同杵末做成药丸,如梧桐子大小。急性头痛可以用葱煮茶服下两丸,慢性头痛不过服用两次即可缓解。

治疗老人春季胸膈不舒,或常有痞闷,胀满不舒,用坠痰饮子。

半夏(不计多少,用汤洗十遍,研末) 生姜(一大块) 枣七枚

以上药物,用水两大碗,用药末两钱,慢火煎煮至七分。临睡时,去生姜后多次服下。

老年人春季可以服用的延年草方,功效为开胃顺理胃气,御药院常用。(通用方。)

青橘皮(四两,浸洗去瓤) 甘草(二两,为细末) 盐(二两半炒)

以上三味药物,先用清水浸洗橘皮,倒去苦水,与甘草一同稍微焙干后,加入盐。每日早上辰时(7~9时)嚼服三两橘皮叶子。通便去滞,有益身体。

治疗老人春季所发眼部疾病,用黄芪散。亦可治疗口鼻生疮。

黄芪 川芎 防风 甘草 白蒺藜(略炒,杵去皮尖以出火毒,以上各一两) 甘菊花(三分,不用新采的菊花)

以上药物洗净晒干,不用火烤焙干。捣碎成药末,每次服用两钱,早上辰时(7~9时)空腹时以及中午临睡前各服一剂。干吃药末或者用米汤服下。天行眼赤、风行疫毒、流泪昏花、干涩、疼痛、眼痒等眼疾,只要每日三服,用药两三日,即可治愈。眼生内外翳膜,则要长期服用方见疗效。禁忌房事之劳、伤身之物、火烤热毒的食物。凡是眼部疾患,千万不可以取头上的穴位针刺血络放血治疗,以及服用皂角、牵牛等药物,只能取一时清利之快,且更损害眼睛。

治疗老人春季胸前膈间气机不利,痰湿壅结气机不畅,以及咽喉部各类疾病,用黍粘汤方。

黍粘子(三两,炒令香熟) 甘草(半两,炙用)

以上药物研末,用细箩捣筛出细末,每次服用一钱。饭后临睡前常用点服。 ksqsQxXsczAvBsrBZQVHS5zsJdY6OSSwa8fVOwn8gRHObvB4TFXZPBxsV8gycv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