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 肺痈

【证治歌括】

肺叶生疮成脓疡,

咳、痛、热、痰成肺痈。

病理演变分四期:

初、痈、溃、复宜记清。

初期自用银翘散,

成痈二金建奇功,

加味桔梗溃脓服,

恢复养阴一法宗:

沙参清肺、桔杏煎,

病之转折在溃脓。

解析

“肺叶生疮成脓疡”: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

“咳、痛、热、痰成肺痈”:

咳、痛、热、痰这四点是肺痈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咳指咳嗽,痛指胸痛,热指发热,痰指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

“病理演变分四期:初、痈、溃、复宜记清”:

肺痈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四期: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中医临床常根据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作为肺痈证型辨别的依据。

“初期自用银翘散”:

肺痈初期,又称表证期,治疗应该用银翘散加减。

“成痈二金建奇功”:

肺痈的成痈期,临床特征性的表现为高热、恶寒并见,伴有胸痛、咳嗽或身体转侧时胸痛加剧,此时咯出的痰液为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但没有“臭”味,一旦痰液有了腥臭味,就是“溃脓期”的特点,这一点在临床辨证时一定要注意,详加分辨。

成痈期的治疗,以“二金”为主:即《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两个方名里都有个“金”字。但前者重在通瘀散结,后者重在降火解毒。

“加味桔梗溃脓服”:

肺痈溃脓期的痰液很有特点,即脓血痰,或如米粥,腥臭异常(前面讲过成痈期的痰液没有腥臭味),治疗用加味桔梗汤。加味桔梗汤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方桔梗仅用8分,但桔梗为排脓之主药,用量宜大。

“恢复养阴一法宗:沙参清肺、桔杏煎”:

肺痈到了恢复期,因为热邪耗阴,所以治则以养阴补肺为主要大法,治疗以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前者重在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恢复期调治之良方,后者除养肺滋阴外,兼清脓毒,适用于邪虽大衰,但肺阴已伤、余邪留恋的情况。

“病之转折在溃脓”:

溃脓期是病情顺和逆的转折点。①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薄而渐少,臭味亦减,饮食知味,胸痛渐缓,热退眠安,脉缓滑。②逆证: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滃臭(滃,音wěng,原意形容水盛。滃臭,概指咳痰腥臭,或为闽地方言。)异常,气喘鼻煽,胸痛不减,坐卧不宁,身热缠绵不退,脉短涩或弦急。溃脓期若出现大量咳血,尤为险证,要切切注意血块阻塞气道导致窒息,也要防止大咯血后气随血脱的情况,必要时需急救,可请西医及早参与。

总之,肺痈的临床治疗应以脓未成、脓已成为分界点,脓未成时以“清”为主,以大剂量清肺消痈之品力求清散,脓已成时以“排”为主,按照“有脓必排”的要求,以排脓为首要措施。脓毒清除后再予补阴养肺,切勿早用补敛,反致助邪,延长病程。

附方歌括及浅释

1.银翘散(《温病条辨》)

见前文“一、感冒”相关内容。

2.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苇茎汤方千金存,

桃仁薏苡冬瓜仁;

瘀热在肺成痈毒,

热泻脓除新自生。

(苇茎30g,薏苡仁30g,冬瓜仁24g,桃仁9g,水煎服。)

本方主治肺痈热毒蕴肺、痰热互结证。方以苇茎清肺泄热为主,冬瓜仁、薏苡仁清化痰热、利湿排脓为辅;桃仁活血祛瘀以消热结。全方共奏清化、逐瘀、排脓之功。

3.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

如金解毒芩柏连,

再以山栀制火炎;

桔梗甘草除痰浊,

热毒内盛肺痈痊。

(桔梗6g,甘草6g,黄芩4g,黄连4g,黄柏4g,栀子4g,水煎服。)

本方以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栀子、黄柏)清火泄热,加桔梗消痰结,促进痰液排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之效。

4.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

加味桔梗去芦头,

白及橘红葶苈同;

贝母苡仁甘草节,

再加银花祛肺脓。

[桔梗(去芦头)12g,甘草节12g,浙贝母12g,橘红9g,金银花15g,薏苡仁15g,甜葶苈子(微炒)3g,白及3g,水煎服。]

本方主治肺痈溃脓期,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之效。方中桔梗宣肺、祛痰,为排脓之主药,用量宜大;薏苡仁、浙贝母、橘红化痰散结排脓;金银花清热解毒;甘草节较之甘草清热解毒之力尤胜,主治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白及凉血止血,甜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排脓消痈散结之功。

5.沙参清肺汤(验方)

沙参清肺冬瓜子,

黄芪太子与白及;

合欢甘草桔苡仁,

主治肺痈恢复期。

(北沙参10g,生黄芪10g,太子参10g,合欢皮10g,白及10g,生甘草6g,桔梗10g,薏苡仁15g,冬瓜子30g,水煎服。)

本方以北沙参滋阴润肺(北沙参较南沙参味微苦,苦则能降,故润肺之外兼有止咳顺气功效);太子参、黄芪、白及益气生肌;冬瓜子清肺化痰,桔梗、薏苡仁、生甘草清热解毒排脓,以治在肺余邪;方用合欢皮,一者取其和血消肿之效,能和血活血,可治疗热毒伤及阴血,以防血伤留瘀;二者取其安神解郁之功,可安久病伤阴之心烦不寐。全方共奏滋阴、清余邪、化痰排脓、和血理伤之效。

6.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

桔梗杏仁用甘草,

银翘红藤与枳壳;

贝母夏枯加百合,

恢复麦冬和阿胶。

(桔梗3g,杏仁3g,甘草3g,金银花6g,贝母9g,枳壳4.5g,红藤9g,连翘6g,夏枯草6g,百合6g,麦冬6g,阿胶6g,水煎服。)

本方乃桔梗汤之变方也,有清肺养阴、解毒化痰排脓之功。原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方中桔梗专入肺经,擅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杏仁上能降肺气、疏利开通以止咳平喘,下能降气宽胸利膈,与桔梗相须为用,使肺气宣降有度;金银花、连翘、红藤、夏枯草清肺解毒、消散痈肿;贝母、枳壳利肺化痰,散结排脓;阿胶、麦冬、百合养阴润肺,清热止血;甘草解毒和中,助枳、桔、杏、贝以祛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养肺滋阴、兼清脓毒之效。 rkKQe2GwfZMbZeVBpRGKf4t42Tu2q2X9t1e0giDqiFy2RmriDh7JSppp8e9LcR7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